9-10月? ?生病與霧化
中秋節興沖沖地帶小多出去游完了一波,回來之后就感冒了。一開始覺得不太要緊,自己給了點藥之后發現咳嗽老不好,開始鼻塞、打呼嚕,終于按捺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到醫院問診。
第一次去的時候,小多還很開心,因為醫生只是問診,開了藥就回家了。
第二次去的時候,醫生表示:咳嗽時間太長,需要抽血判斷,帶著懵懂的小多走到抽血窗口,在她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把她控制住,她開始有點緊張并試圖掙脫,但是為了讓抽血可以一次成功,我還是狠心地壓制了她,最后大哭了很久還帶出去買玩具才勉強哄好。
結果,依舊沒好全。隔了一周又去醫院,醫生說還是要抽血+拍片,帶著上一次記憶的小朋友這次很聰明,還沒到抽血窗口就開始拒絕、掙扎、哭鬧,最后整個抽血大廳都是她的哭聲,依然慘兮兮被我們壓制著抽了一波血,因為抽血的震撼和恐懼太深,導致接下來的拍片也不配合,又被我和她爸爸手腳壓住完成了拍片,至此,小多對于醫院的陰影和恐懼就此樹立了。順帶著這次醫生給開了霧化,小時候多多最喜歡霧化,因為可以看電視,不知道是因為現在看電視對他而已已經不是那么稀罕的事兒了,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恐懼的事物日益增多了,這次回家后的霧化過程也是一言難盡。第一個晚上剛打開霧化機,聽到“cici”的煙霧聲音,小多就開始緊張,但是礙于家里有客人,半推半就的他也就勉強做完了十分鐘。
第二天早上,再打開霧化機,這個小家伙就不干了。大哭大鬧,各種躲避,因此早上的霧化沒做完。到了晚上,照例要進行一次霧化,我和她奶奶商量著,可能需要上點手段,于是打開電視先吸引她看了一會,等她不注意的時候再進行霧化,奈何機器才一打開,聽到聲音、感受到煙霧的娃又開始哇哇大哭。我心想,這哪行,不能次次讓她得逞啊,于是我和她奶奶對了下顏色,一個人抓著小多手腳,一個人拿著霧化口罩往她臉上罩去,這下徹底給她嚇到了,更加劇烈的掙扎、哭鬧,最后也是沒做完放棄了。
接下來的一兩天,諸如上述情況一般又繼續了幾次,沒有一次成功之后,我們也就放棄了霧化這個治療手段,但沒想到這次的霧化經歷給她帶來了深深的陰影。
這是小多在兩歲后的第一次生病,持續的時間很久,并且隨著她對事物的認知以及她對各種事情的記憶越來越多,她開始懂得恐懼,我完全陷入迷茫中,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幫助她或者說說服她面對并克服這種恐懼。
一個兩歲的孩子,對于她而言,當前生命歷程當中最痛的經歷無疑是打針和抽血,面對這種疼痛,她自然而然地要選擇逃避,選擇拒絕。在這樣的場景下,身為家長,我們又不得不去強迫她完成必要的檢查和治療,而完成的過程總免不了幾分暴力和強制色彩。這當然可怕,畢竟看著平時總是溫溫柔柔很少打罵她的家人,突然費勁力氣強強將她小小的身體鉗制在臂膀之間,讓她動彈不得半分,甚至不顧她扭動掙扎的大哭也要強行讓她抽血打針,這種感受是非常令人絕望和畏懼的。
當有一天,我自己也成為那個壓制孩子的大人之后,我才明白這世上身不由己的事兒真的多得是呢,但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只要強迫自己去適應這種殘酷規則就好,看著一個隨心隨性的孩子一不小心也跌進這諸多規則的成人世界中,掙扎哭鬧無用,最后也是免不了挨上一針,總覺得心里不舍又難過。
兩歲的第一課,對于可愛又天真的小多來說,多少有點沉重。
10-11月? 吃火鍋、打疫苗和媽媽去上班
這個月真是上個月可怕回憶的call back,隨著幾次特殊經歷的試煉,估計未來某段時間之內,打疫苗和吃火鍋都會成為令小多恐懼的經歷。
因為生病導致疫苗接種時間不斷延遲,隨著社區醫院的提醒和催促,我們終于在小多好轉之后把疫苗接種提上日程。兩歲一個月的小多終于要去接種原計劃在兩周歲當天就要接種的疫苗了。由于很久沒去社區醫院,所以對于打疫苗的記憶,小多已經所剩無幾,但是上個月多次出入醫院的后遺癥就是,她一看到白大褂,自然而然地就開始全身緊繃、害怕。
取號之后我先帶她去體檢,才剛坐下小家伙就哇哇大哭,我說阿姨只是要看看你的牙齒,看看你長高了沒有,不是要給你打針的,她才好不容易平靜了幾秒,體檢之后進入到接種室,見識到醫生手里又細又長的針頭,小多開始發揮她洪亮的嗓門,大哭大鬧到我和他奶奶兩個人都抓不住她,最終在一針慘烈的哭嚎聲中疫苗總算有驚無險地接種完畢了。
還有一針甲肝在兩周之后,兩周以后的某一天,我看了一下天氣良好,因是工作日人又不多,趁著她爺爺奶奶都在并且剛帶她去游樂設施玩了一圈的好心情還沒消退,我們趕緊又將她載到社區醫院,沒想到只進入社區醫院的一樓大廳,死去的回憶立刻開始攻擊她,小多突然扭頭就要往外走。我立刻開始各種說服+講道理,這次一點用都沒有,小家伙完全聽不進去,取而代之的是響徹整棟樓的哭聲和力大如牛的拉扯,她試圖把我拉出醫院,走去街上,于是在反復拉扯和她的無限哭鬧中,醫院下班了。。。。。小多如愿躲過了“一劫”,想著剛才路人的偷笑和一個一個經過我們的乖巧的小朋友,我極度憤怒地把小多教訓了一頓。
回家之后,跟她爸爸交流了一通,我們開始擔心這回“一哭二鬧”奏效了之后,估計以后每一次打疫苗她都會如此炮制,擺在面前兩套方案,A:下午無論如何哭鬧都要抓去把針打了,讓她知道哭鬧是沒有用的;B:先緩幾天,給她進行一下心理建設,等周末爸爸回來再一起過去。復盤了一下上午的經歷,考慮到我們確實沒有提前跟她溝通直接就把她載到社區醫院,并沒有給她充分的思想準備,小姑娘抗拒也是情有可原,于是我們選擇了PLAN B,接下來我趕緊從淘寶下單聽診器、針筒、溫度計等小玩具,在接下來的幾天里不斷陪她演練,讓她幫小兔子打針、幫媽媽和奶奶打針,讓她了解打針的幾個步驟以及打疫苗的功效,雖然每一次打完我問她,“要不要跟媽媽去把疫苗打了”,小多都堅定搖頭“不要不要”,但是多少還是可以感覺她對于“打針”這件事隨著了解增多恐懼感倒沒有一開始那么強烈了。
周六上午終于到了,吃完早餐我和爸爸給多多換了衣服,多多問:“我們去哪里呀”,我說“去兜風”,她興沖沖地跟我們上了車,然后一轉眼就到了社區醫院樓下,小多開始反應過來,立刻說“我不打針,不是來打針的”,為了實施我們的第一步計劃“先進入電梯”,我們只好告訴她“今天是周六,我們先來看下醫生阿姨有沒有上班呀,沒上班就不打了”,同時我又加了一句“媽媽之前說過,在樓下大哭大鬧是不禮貌的會把其他小朋友嚇到對不對”,小多收住了想要哭鬧的沖動半信半疑跟我們進了電梯。總算,第一階段目標完成。到了四樓,我去取號,爸爸先把她拉到游樂區玩耍,到了體檢的時候,我讓爸爸把她帶過來,她開始掙扎,我告訴她“阿姨是要給你聽診,你看下阿姨帶的這個和你家里的一不一樣呀?”,她立刻被吸引了,很好奇地問醫生“阿姨這個和多多的一樣嗎?”,醫生也一邊聽診一邊跟她討論“是否一樣”的話題,總算在相對平靜的情緒中完成了查體。
體檢結束后,因為周末人很多,我又去了登記臺,爸爸繼續陪她去游樂區玩耍。登記結束后,我開始在接種室排隊,等快到我們的時候,我讓爸爸盡快把多多帶過來,玩到一半的多多一看接種室,就立刻開始哇哇大哭,并且打算逃回家里,這時候我們只能邊哄邊抓把她抓了進去,這回雖然還是一直在哭鬧,但是感覺她明顯比較有心理準備,我一邊給他介紹醫生打疫苗的步驟,一邊轉移她的注意力,她雖然一直抗拒大哭“不要不要打針”,但是當我說“你看,醫生阿姨在你的小本本上打印了,蓋章了!你可以去游樂園了!”,聽到這話的時候她短暫停止了一下哭聲,因為平時幾乎一周要去一兩次的游樂園,由于周一疫苗沒打成,我們就告訴她“沒打疫苗老板不讓你進去”整整一周沒帶出去,小家伙雖然一直抗拒“打疫苗”但是對游樂園的渴望和思念與日俱增,因此當我說“你等下就可以把小本子帶過去給老板看,老板就要開門讓你進游樂園”的時候,她居然暫停了哭鬧,可見內心開始大大動搖了。然而當我固定住她的右手臂的時候,可怕的回憶再次涌來,她繼續大扭大哭,最后總算接種完畢,我們把她抱出接種室的時候她還在哭泣。我和她爸爸就開始“彩虹屁”表揚輪番上陣,各種表揚都不奏效的時候我說了一句你趕緊給港爺爺(外公)打電話,說你打完疫苗了不然港爺爺等下還以為你又不敢打了呢,沒想到小家伙立刻變臉,用手當作電話非常自豪地說“喂,港爺爺,我打完疫苗了,可以去游樂園了!”,被這個猝不及防的變化震撼的我頓時哈哈大笑了起來。為了給下一次疫苗鋪墊,這次打完我們輪番重復不斷地表揚了多多,希望下次她可以勇敢一點,順利接種。
立冬那天,因為奶奶回家了,我想著帶娃好好補個冬,于是計劃去吃一頓八合里,到了傍晚等奶奶到家,我們就出發去了世界城。剛進入八合里,小多的心情還算不錯,一邊玩著服務員給的餐具,一邊配合我拍照。我去上了個洗手間回來之后,奶奶說因為她們坐在了迎風口,風一吹所有的熱煙都往她們臉上沖,小多有點嚇到,我趕緊張羅著給他們換到了對面的位置。本以為可以繼續開心地吃火鍋,等到菜一樣一樣上齊之后,可能突然又被某一股煙霧懟到臉,小多突然開始捂著嘴大哭,哭得天昏地暗,怎么哄都哄不好,沒辦法我只好先帶出去,讓奶奶先吃,然后等奶奶吃好我再進去。把多多抱到門口之后,我就開始問她為啥大哭,她也不說就是不讓我進去,果然等到她奶奶吃完出來,她無論如何也不讓我進去,最后三個人在店門口上演了尷尬的訓娃名場面,我已經感到非常無奈了,看來火鍋是吃不成了,我打算進去打包然后結賬走人,沒想到小多連打包都不肯讓我進去,最后我只好強行甩掉她的手沖進去,奶奶在外面哄不住她,只好抱著她跟了進來,沒想到進店之后她還在哭哭啼啼,于是我整個人的怒發沖冠,開始教訓她。她哭到前后左右鄰桌的小朋友輪流過來給他送糖果,安慰她,跟別人的乖巧比起來我們這位寶寶顯得蠻不講理,于是我很生氣地帶著他回了家,完全無法想象她哭泣和恐懼的點到底是什么。回到家之后,我心想菜都沒下鍋呢,不吃也浪費,于是拿出家里的火鍋,打算自己在家吃一頓,沒想到看到家里的火鍋開鍋冒煙之后,我們小多又開始哭唧唧,并且表示要拿鍋蓋蓋住才能上桌吃飯,我的白眼已經翻到天上去了,但還是忍住把鍋蓋蓋住了火鍋,等要吃的時候再打開撈。
第二天早上起床,我還在憤憤不平地吐槽小多昨日的反常表現,我跟奶奶一唱一和,說“是誰昨天晚上吃個火鍋哭哭啼啼,沒吃完就回家了啊,最后游樂園也沒去,大餐也沒吃”,小多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是多多”,我繼續問“多多哭啥呀,那個火鍋本來就是那樣,湯湯本來燒開了就會冒煙,我們在家里喝湯也是這樣的”,多多接了一句“冒煙像不像做霧化”,一瞬間突然明白了她的恐懼來源的我哭笑不得,好吧,又是一次可怕回憶的call back,原來湯鍋冒起來的煙讓她想起了被我和他奶奶強制押在那里做霧化的經歷,果然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的火鍋夢被攪和了的這個“果”本身就來源于我強迫她做霧化的“因”,行行行,天道好輪回,我確實是該好好思考一下除了“暴力”手段之外,吃藥、打針、做霧化這些生病時必須完成的環節到底還有沒有其他更加溫和的完成方式。
因為接連經受了抽血、打針、霧化等一系列打擊,小多對于我出門上班這件事變得敏感起來,明明陪了她暑假兩個月之后的新學期第一天,我出門上班的時候她都能非常釋然地跟我說再見。可是,這個九月和十月,在經歷了生病和多次往返醫院之后,小家伙似乎變得不太有安全感,每天早上起來看到我換衣服,就開始emo,哭哭啼啼,瘋狂抱大腿不讓我出門,偶爾幾次我下班回家,她會很開心地沖過來要我抱抱,我把她抱起來之后她會很真誠地問我“媽媽為什么要出去上班呀”,無論什么樣的回答對她而言都沒用,她只想聽到一句“媽媽不上班了”,我真是哭笑不得。上階段,我和奶奶討論出一個辦法,就是在我出門前半小時偷偷先把大門打開,以便我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偷偷溜走,聰明的小多在經歷了幾次我的不告而別之后,某一天早上我剛好點了一些蔬菜外賣,快遞員七點二十分送到我想就順手直接不關門了,于是把菜接回廚房我和奶奶就進去核對清點了,沒想到小多默默留在客廳把門關上了。我走過去問"你干嘛關門,等下還有外賣呢”,她說“不讓媽媽出去”,我頓時不知要說什么好,過了一會我陪她玩玩具的時候她奶奶過去把門打開了,她很敏感地跑到奶奶身邊,把門關上,好吧兩歲多的小家伙居然看穿了我們的把戲,最后我只能在她的哭鬧抗拒中出門上班了。后續試了幾次,發現還是不能當著他的面走,因為她總免不了一番哭鬧,于是繼續嘗試在各種她不留神的間隙溜出家門,但是小多的反偵察能力也逐步提高,有段時間她甚至像身上裝了鬧鐘一樣,玩個五分鐘玩具就要開始全家巡查看媽媽是否還在,門有沒有關好……一直到十一月底的今天,我還是偷溜出家門上班的,不知道什么時候她才能坦然接受媽媽出門上班的這件事,但是或許有一天當她能夠坦然面對了,我又會心疼起她在成長過程中付出的這種“身不由己”的代價。雖然每天上班出門還是煎熬,但還是希望小多隨心隨性的階段能夠再長一點,社會的規則、成長的枷鎖能夠再晚一點點框住她。
11-12月? 出門前的擁抱、主動關心和幫助
上周還在多多的哭哭鬧鬧中偷偷出門,這周就發現她對于我出門上班這件事的態度有點轉變。今天因為多多一直和爺爺在玩捉迷藏,導致我找不到時機悄悄出門,于是我偷感很重地一直在瞄準時機,一會兒穿個外套繼續假裝喝水,一會兒拿個包包繼續假裝玩手機,一會兒拿個鑰匙繼續假裝弄頭發,她一邊玩一邊觀察我,等到時間來到了八點實在裝不下去的我只好硬著頭皮要出門,聽到背后傳來“噠噠噠噠”的腳步聲,我心想完犢子了,又要開鬧了,非常意外的是,多多只是跑到了我的身邊,輕輕說了一句,“想要跟媽媽擁抱一下”,我意外又驚喜又欣慰又感動地趕緊抱了一下她,然后忍住想要繼續跟她啰嗦的沖動趕緊關門,出去按電梯,我以為她繼續進去跟爺爺玩耍了,沒想到一回頭,小多趴在門內,一邊看著我一邊喊:麻麻,麻麻,拜拜哦!天吶老母親的心瞬間融化了,瞬間不想出門上班想要回頭繼續跟她玩了。接下來的幾天,我開始嘗試著當著她的面出門,但是我會告訴她“媽媽要出去上班了”,或者在她問出“媽媽你要去哪里”的時候不再顧左右而言他,真實地告知她“媽媽要去單位上班了”,她雖然有時還會有些抗拒,會小聲嘟囔著“媽媽不要去上班”,但是每次聽到我說“過來跟媽媽擁抱一下”的時候,她都會元氣滿滿地沖進我的懷里,如果實在舍不得她就會在抱完之后說“媽媽再抱一下吧!”,有一天我們足足擁抱了五六次,她才讓我出門。看得出她很不舍,也看得出她在努力地說服自己接受爸爸媽媽必須出門上班的事實,只能把這些無奈消解在一個又一個無聲的擁抱中,每一次擁抱我都覺得既美好又心酸,想想上周還在惆悵著她在我們出門時的哭鬧,轉眼她突然不哭鬧了,老母親反倒覺得這份懂事來得太快了一點。唉,一個人在她的成長當中總是難免要經歷身不由己,沒想到這種感覺從兩歲就開始了。
多多現在開始會幫一些小忙了,諸如讓她去拿紙、扔垃圾、撿東西、開門,于是呢,小寶寶的自信心開始膨脹了,早上我刷牙完正要洗臉,低頭一看一只蟑螂茍延殘喘地從下水管里倒爬出來,差點沒把我嚇暈,于是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開著熱水一頓猛沖強強又把它沖了下去。然后出去跟家人分享這段驚悚的經歷,沒想到小多在旁邊聽懂了我的描述,突然冒出來一句"媽媽,多多去幫你處理!”,我一時沒反應過來,問:“處理什么?”,她奶奶笑著說“要去幫你處理蟑螂啦”,哈哈哈哈哈好吧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我告訴她“謝謝你啊,不用了,媽媽已經自己處理好了”,看著她一副圓滾滾的懵懂樣子,真是可愛又好笑。
深刻地感知到我們的一言一行對于孩子的影響真真是潛移默化的,更矮一點的時候她打不開門,我們會說“媽媽幫你”,她擰不開杯蓋,我們會說“爸爸幫你”,慢慢地,她開始了解到幫助的價值和樂趣,當我們手上拿著一堆東西的時候,她也會主動要求“多多幫拿,多多幫拿”,希望我們繼續這樣互幫互助相親相愛哈哈哈。
天氣開始轉冷了,多多這個不知冷熱的臭屁孩,總是一睜開眼睛就是充滿電的樣子,衣服也不換就開始要下床要出門,于是我每次都得匆匆忙忙先把她一件又一件的厚衣服套上才能放她出去客廳。有一天,她實在磨蹭得不行,我就說“快點快點,媽媽現在只能先給你換,媽媽自己只穿著睡衣,好冷啊,鼻涕都快流出來了”,她聽完立刻安分下來,開始乖乖配合迅速換好衣服之后就自己下床出門去找奶奶,我拿起手機一看,今天比昨天降溫5度,又趕緊沖出去問她“今天很冷,你這樣穿會不會不夠啊?”她奶奶說:“不會,家里溫度沒差太多”,多多一看到我,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就趕緊說:“媽媽穿這樣不要出來哦,快進去里面吧!”,被兩歲女兒念叨的三十歲老母親心里頓時覺得暖暖的。
奶奶怕晚上洗澡會冷,把家里的小太陽拿了出來,我怕多多會去摸,就告訴她“小太陽不能亂摸哦,上次媽媽摸了一下,差點被燙傷了,下次你也告訴奶奶”,結果每一次奶奶進來,多多都要嘮叨一遍“奶奶!你不要摸那個小太陽哦,會燙傷的!”,過了一會奶奶出去了,她又要重復一遍“跟奶奶說不要摸那個小太陽哦,會受傷的”,嘮叨程度堪比老太太,哈哈哈哈哈。但是這種關心又念叨的樣子,讓我覺得溫暖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