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語409》11/25 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子曰:“是故惡夫佞者。”子路讓子羔去費地做官。孔子說:禍害當地子民。子路說:有百姓,有社與稷,何必非要讀書,做官以后再學習不好嗎?孔子說:因此我討厭那些花言巧辯的人。
對于為官與為學,孔子主張先修養學習再入仕途,要達到足夠學養,要德能配位。他認為為官第一要有仁德,閔子騫是被他排德行第一的,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對此,孔子也是大加贊賞,因為這符合他的為官立場。同時,他認為“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學”,“行有余力則已學文”,這都是積極的為學主張。另外,“施于有政,是亦為政。”,這就是更高層次的為官之道了,為政未必要為官,同理為官未必為政。所以孔子反對巧言善變,只說不練,認為“巧言令色,鮮矣仁”。20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