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雷陣雨
老規矩,清明節之前,又要祭祖過祀節了。
每年三次(清明節、七月半和冬至)的祀節必須認真對待。這不是迷信,是傳統習俗。
雖然下起了雨,但與公公約定的日子盡量不改變。估計他老人家已買了菜,準備得差不多了。
到家,一打開電動院門,先生就說:我爸的自行車停在鐵樹下,他已經來了。
與公公打過招呼后,我馬上去看綠化,特別是兩棵新近移栽過來的柿子樹。它們,長勢良好,綠葉茂盛,一派生機勃勃的樣子。
拍一波照片,曬朋友圈顯擺,引來點贊無數。妹妹說,看情形,今年就可以吃柿子了。芳說:若我有這么個院子,肯定不要住高層。回復她:若能裝個輪子,肯定把那幢樓推到城里來。(開個玩笑)
過祀節儀式在下午。趁上午有空,去兩個地方。
鎮衛生院。
量血壓,看醫生。雖說家里有血壓計,每天測量多次,但還是不放心。小鎮衛生院的醫生都比較熟悉,他們不是什么專家名家,卻比大醫院的實習醫生有經驗,還心平氣和聽你講述,給你分析,說得你心服口服。
給我量過血壓后,田醫生建議我服用吲達帕胺,說這種藥的副作用較小。
離開衛生院之前,去推拿科找錢科,這個昔日老同事、如今的老鄰居,原本有份不錯的工作,卻辭職后自學推拿,結果被多家衛生院聘請,他的推拿技術附近聞名。
錢科說,他已加入“江蘇省民間名醫協會”,也就是說,他將成為民間的名醫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第二站某藥店。
這是我為之付出近20年心血的老藥店,即使離開了,依然有感情。只要有空,總要去看看,與同事們聊聊天。
配藥,拿郵件。除了《蘇州雜志》,還有從北京寄來的郵包。
打開一看,是三本提倡素食簡餐的書本,頓時醒悟過來:肯定是無錫小妹送我的禮物。
無錫小妹曾是我“網易博客”好友,也是我的簡書友。近日,得知我身體不佳,正在為看病煩惱不堪,她要送我書,說看了這些書,身體定會健康。我很好奇,以為是她寫的或者家里看過的書,哪知道是從網上購買后直接寄來。這份心意讓我既意外又感動。
三本新書,沉甸甸的禮物,感謝"風雪夜歸人"!
看過醫生,配了藥,拎著一袋書回家。
過祀節不用我操勞,兩個大男人已足夠。趁父子倆在廚房里忙碌的時候,我在院子里摘香椿芽、剪馬蘭頭,種花,除草,給植物翻盆,細心地抓蟲。
看看花,看看樹葉,心情無比舒爽。
連續下雨,魚池里的水位明顯上升,用水泵吸掉一些。
過祀節,準備了一桌祭菜,包括6道時令菜和粽子。敬酒,鞠躬,說點好話。酒過三巡,上飯,化錫箔銀子,及至吹滅蠟燭才宣告祀節結束。
今年情況特殊,清明節不能上墳祭掃,這個祀節具雙重性質,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