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的正反面

文/紅酒栗子


小郭和小張是同事,來自同一個省份,生活環境差不多,家庭結構也類似,年齡也相仿,相處起來比較容易,所以很自然地兩人走的很近。

小郭個頭稍高,性格比較安靜,平時在單位,除了和同事溝通工作的事之外,很少與人交流私下的事情。

而小張有些發福,性格比較開朗,平時愿意和其他同事聊天,天南地北的,扯到什么,她都能接上兩句。

自從疫情以來,公司所在的寫字樓,安裝了人臉識別測溫門禁系統,所以進入大樓需要先摘下口罩進行人臉識別。

而兩人都有一個毛病,就是不愿意摘口罩進行掃描識別。常常是等待進出的人,跟在別人后邊進入大樓。

兩人雖然習慣一樣,但理由卻各有個的不同:

小郭不愿意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大家想像的那樣,疫情期間,不愿意過多的拋頭露面,與過多的人有近距離接觸。

小郭說家里上有年近90歲的姥爺,快70歲的父母,還有50~70歲之間的姨媽、姨父、舅舅、舅母等;中有表兄弟姐妹的同齡人;下還有幾歲的兒子,侄子侄女。

大家族每個月都隔三差五的去看望姥爺,萬一不甚有什么情況,那將是致命的災難。自己到無所謂,但給別人添麻煩,那將會讓她很難受,所以盡量與他人保持距離,是對自己和他人最大的責任。

而小張則不同,她不是從一開始就有這個習慣的,是一段時間以后才形成的。當然她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小張說,她是一次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大致內容是說,人臉識別系統其實有很大的風險的。

第一個風險是可復制性。人每天都暴露在外面,通過拍照完全可以獲得一個人的臉部特征,并進行復制。

另一個風險是不穩定性。臉部畫上濃妝、過敏、受傷、整容都會導致臉部特征發生很大變化,影響人臉識別準確率甚至無法識別。

現如今很多APP都設置了人臉支付方式,所以在消費方面存在很大隱患。

兩個人兩種性格,同一行為,卻有不同的顧慮角度,不能說用好壞來評判,只能說一個硬幣,有正反面而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