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菲
-1-
人總是會有很多弱點,我印象中經常出現并且總是讓自己糾結的應該是拖延這個老毛病。
在讀書時,不必說,數理化不好,于是理科的作業基本上都是拖到最后去做,而結果,基本上就是草草完成,更沒時間去管對錯了。
上班時,作為一個銷售員,記得老板做培訓時,經常拿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中的十卷羊皮卷來給我們誦讀。
印象最深的是:羊皮卷,第九卷:立刻行動!當然還有很多很好的篇章。
譬如,我要用全身心的愛來迎接今天。
再譬如,今天,我要控制我的情緒。
但真正對我有深刻的刺痛感,只有立刻行動這章。
拖延使我裹足不前,它來自于恐懼。
每次讀到這句話,感覺心中一陣糾結,手腳似乎真的被裹住不能動彈。
即使現在,雖然感覺不那么強烈,但還是心有觸動。
-2-
為什么會這樣呢?
我想,除了自己在這方面真的有難以克服的弱點,也沒有其他更多的原因了。
以前有一種理論很盛興:
短板效應: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若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
之前當我聽到這理論時,心中是很不屑的。
就像我自己上學時理科差,影響了總體成績。我心里也很想努力把理科提高起來,也曾經很努力很用功的想把它補回去。
結果呢,吃力不討好。
我自己于是就心里鄙視數理化,等著哪天畢業了,就永遠不要碰這些東西,畢竟世界之大,我總能躲它們遠遠的吧?
于是,這些年,我就緊緊抓英語這門優勢,基本上逃脫了數理化的心理陰影。
但是,這個世界,有些事情似乎可以逃,但有些事情是逃不掉的。
就譬如我的這個拖延的壞習慣。
它幾乎都浸潤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每時每刻都可以破壞我的意志力。
-3-
跑步,這件事,我想說說。
因為,我拖了它太久了。簡直可以稱得上我人生最難開始的一件重要事件。
我在怕什么呢?其實我想得挺多的。
我感覺跑步好累,呼吸困難,腳太痛,肚子也會不舒服。反正理由一堆堆。
然后呢,我拖著,反正不上學了就沒人一定要我跑。
我就這么天長日久的拖延著,心里被自己編的各種理由說服著,然后心里隱隱的又愧疚著。
然后,我對自己有了認知,我這個人其實想的很多,怕の不少,而且遲遲沒有行動。
慢慢的,生活里越來越多關于這個認知行為模式作用的習慣出來了,很多事,我都先等著,放著,拖延著。
我發現,自己在做事時,不能一次性做完,剛開始動手做了會,似乎就累了般,想先休息下,待會再來做。然后又去開始另外一件事。
家里,幾乎每個時刻都是在不斷地打亂,然后不斷地整理,然后沒過多久又是狼藉一片。收拾也因為拖沓沒有一次是整正完整而及時的。
-4-
但,我終于有了些改變。然后,在這里有點開始理直氣壯的說點啥了。
我開始運動了,原因是身體要求我需要這么做。
然后我不拖延了,堅持了一段時間,也停過一段時間,然后又開始了。相信之后,不會輕易放棄。
這幾天,每個人都幾乎在喊熱熱熱,我在夏日的傍晚熱騰騰的風中,不斷的再給自己加熱。以出汗排毒為美事。
然后,家庭整理上也開始有了變化,常不自覺的第一時間去把事情處理掉,于是家變得整齊干凈不少,待辦事項也越來越少了。
好習慣也是可以傳染的?答案不容置疑。
如果你也拖延,不妨忘記一切理論,只要立刻行動。
都說萬事開頭難,但完全不必被這句話嚇到,開頭最重要,一旦行動,結果就被慢慢靠近了。
~End
201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