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公孫淵兵敗身亡
? ? ? ? ? 司馬懿病賺曹爽
卻說公孫淵是遼東公孫度的孫子、公孫康的兒子。207年,曹操追殺袁尚,沒有再攻遼東,公孫康斬下袁尚的首級獻給曹操,曹操于是加封公孫康為襄平侯。公孫康死后有兩個兒子:長子叫公孫晃,次子叫公孫淵,當時都很年幼,公孫康的兄弟公孫恭繼任。曹丕時加封公孫恭為車騎將軍、襄平侯。
太和二年(228年),公孫淵長大成人,文武兼備,性子剛強好斗,奪了他叔叔公孫恭的位子,曹睿加封公孫淵為揚烈將軍、遼東太守。后來孫權派遣張彌、許晏帶著金珠珍玉趕赴遼東,加封公孫淵為燕王。公孫淵害怕魏國勢力,就斬殺了張彌、許晏兩人,把首級送給曹睿。曹睿加封公孫淵為大司馬、樂浪公。
公孫淵卻不知足,和眾人商議后自號為燕王,改元紹漢元年。副將賈范也勸阻說:“中原給主公的爵祿已經不算低了,現在如果造反,與情與理不順。更加上司馬懿善于用兵,西蜀諸葛武侯尚且都不能取勝,何況是主公?”公孫淵大怒,喝令左右捆綁起賈范就要斬殺。
參軍倫直勸阻說:“賈范所說的話很有道理,主公應當謹守疆土,不要輕舉妄動。”公孫淵勃然大怒,喝令武士捆綁起倫直和賈范一起斬殺在市曹,隨后命令大將軍卑衍為元帥,楊祚為先鋒,點起遼兵十五萬,殺奔中原而去。
邊關飛報到洛陽,曹睿大驚失色,急忙召司馬懿入朝商議。司馬懿奏報說:“臣部下馬步軍兵四萬,足可以破賊。”曹睿說:“卿兵少路遠,恐怕難以收復。”司馬懿說:“兵不在多,而在于能設奇用智。臣托陛下洪福,必定能夠擒拿公孫淵獻給陛下。”曹睿問:“卿料公孫淵有什么舉動?”司馬懿說:“公孫淵如果棄城逃走,這是上計;死守遼東抗拒我大軍,是中計;坐守襄平是下計,必定被臣所擒。”曹睿又問:“這次往返要用多長時間?”司馬懿說:“四千里的距離,去一百天,攻打一百天,返回一百天,中間要休息六十天,大約一年時間足夠了。”曹睿問:“倘若吳、蜀入寇,我們怎么應付?”司馬懿說:“臣我已經定下防御之策,陛下不要擔憂。”曹睿大喜,立即命令司馬懿興師前去征討公孫淵。
司馬懿辭朝出城,命令胡遵為先鋒,領前部兵先到遼東扎下營寨。探馬飛報給公孫淵,公孫淵命令卑衍、楊祚分兵八萬屯扎到遼隧,挖起圍塹二十多里,環繞鹿角,很是嚴密,胡遵派人報告司馬懿。司馬懿笑道:“賊兵不和我們交戰,是想拖延時間。我料定賊兵主力都在這里,他們的巢穴肯定空虛,我們不如放棄這里,直奔襄平。賊兵必前往救援,我們就在中途中截殺,必定大獲全勝。”司馬懿勒兵從小路向襄平進發。
卻說卑衍和楊祚商議說:“如果魏軍前來進攻,我們不和他們交戰。他們千里來襲,糧草不繼難以持久,糧食用盡必定退卻。等到他們退卻時,我們再出奇兵追擊,司馬懿可擒。當年司馬懿和蜀軍相拒,堅守渭南,諸葛亮最后累死在軍中,今天正和那個道理相同。”
兩人正在商議間,忽然有人來報:“魏軍直往南去了。”卑衍大驚道:“他們肯定知道我們襄平城軍少,直接去襲擊老營了。如果襄平丟失,我們守把這個地方也沒有什么用處了。”于是拔營起寨隨后而行。
早有探馬飛報給司馬懿,司馬懿笑道:“賊兵中我計了!”馬上命令夏侯霸、夏侯威各自帶領一支軍兵埋伏在遼水岸邊:“如果賊兵趕到,兩下里一起殺出。”兩人受計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