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華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欲求進步,必先擇其友。良師益友,就是進步之器。張居正算是把這道理講透了。對照一下自己,我的良師是誰?我的益友是誰?寫下來,好好琢磨,如果沒有,找到他(她)。模仿,是人性的本能,是個人和社會進步的本質,一切社會行為,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要深刻認識這個道理,規劃自己的模仿對象。
【子貢問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貢問怎樣修養仁德。孔子回答說:“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須使他的工具好使。君子要修養仁德,必須先選擇仁德的朋友。住在這個國家,就要去事奉賢德的大夫,并且和士人中的仁者交朋友。”
大夫是貴族,士,多為大夫的家臣。子貢也屬于士,所以對大夫是事奉關系,對其他士是朋友關系。
張居正講解說,為仁之功,當然在于自己;但是,為人之資,就必須有取于人,受別人影響,跟別人學。我們受朋友的影響,遠遠大于受書本的影響。所以,要有意識的選擇影響自己的人。在一國當中,對有身份有地位的賢者,就要恭敬的執弟子之禮來事奉他,學習他的言論風采,來消除我的鄙薄狹隘;研習他的德行政事,來磨礪自己的修行進步;如此,有個高人做我的標準,我的心自然收斂、謹慎、嚴肅,不敢放肆。而對于那些和自己地位相當,年齡相仿的同輩同道呢,要找到其中的仁者,執交游之禮而友之,德業則相勸,日日共同進步于仁;過失則相規,時刻警醒不要遠離了仁,這樣相互勸勉著,自然心中保持積極,保持上進,不會懈怠懶惰了。為仁之道,還有比這更好的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欲求進步,必先擇其友。良師益友,就是進步之器。張居正把這道理講透了。對照一下自己,我的良師是誰?我的良友是誰?寫下來,好好琢磨,如果沒有,找到他(她)。
模仿,是人性的本能,是個人和社會進步的本質,一切社會行為,都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模仿。要深刻認識這個道理,規劃自己的模仿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