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這個時代不乏聰明的大腦,缺乏的是“會學習”的大腦!
一流的公司里,看到優秀的員工指點江山,影響決策,仿佛已經是人生贏家了。不用羨慕,是否善于思考,不分年齡性別,不論是否有一流的學歷背景和工作經驗,只要你學會了“學習”,并在一定領域有專業的積累,憑著持之以恒的堅持,相信將來會有一番作為,不用眼巴巴羨慕那些暫時跑在你前面的人,你也可以成為領跑者!你需要找到自己的節奏小步快跑的不斷進步!
對于大多數人來講,我們要盡量鎖定一兩個專業發持續發展自己,避免想得太多,涉獵太廣,不然就像煮飯,就這么些火力,集中燒好一鍋飯,而不是平均燒好幾鍋飯,最后哪個都不熟,難以下咽。
一、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可以用7個人物法,張萌GYL課程有講過,大致如下
首先, 7個人物榜樣和硬本領,首先找出7個活生生的榜樣,把他們最想讓你學習的地方列出來
1.?張萌:溝通表達能力、時間管理能力、英文水平
2.?楊瀾:溝通表達能力、注重細節、英文水平(專業敏感度)
3.?董明珠:營銷管理能力、敏銳的洞察力、溝通合作能力
4.?陳魯豫:溝通表達能力、英文水平、注重細節
5.?尹峰:經營管理才能、敏銳的洞察力、注重細節
6.?董卿:寫作表達能力、善于溝通、擅長英語
7.?林榕(公司同事):注重細節、語言表達能力、獨立
然后思考那些素質出現的頻次最多,由多到少排序
溝通表達能力(6)
注重細節(4)
英文水平(4)
營銷管理能力(2)
敏銳的洞察力(2)
時間管理能力(1)
獨立思考的能力(1)
通過排序,得出溝通表達能力、注意細節、英文水平是我最想學習和提高的地方,接下來制定計劃在這三個方面投入學習的時間和精力。
目標有了,我們該怎么學會“學習”,這才是我們最應該想好的,而不是一下子陷入學習中去。
二、3H理論,學習“學習的方法”
Hand: 把正確的套路,通過反復、刻意、長期的練習內置到大腦;僅僅用手學,干100年也是doer。
Head: 用腦做事兒而不是用手做事情,事情做第二遍,想想有無可改進的地方,例如smart way-”拿來主義“,不然事情做了1000遍也就是個熟手。
Heart: 用心去理解挑戰和問題,持續的關注,發自內心的覺得事情可以做得更好,才能有質的飛躍,你才有可能成為大師。
三、我們要多給自己”表現“的機會,讓自己在實踐中成長
1. 模仿高手的心理表征,比如下棋高手不是只看到某個旗子怎么走,而是看到各種走棋的可能性,既見樹木也見森林
2. 多上臺,即便準備不足,抓住一切可以實踐的機會
以上是世界領先咨詢公司MD給自己員工的一些建議,簡單明了,不論是做顧問還是個人成長,都離不開對快速學習能力的掌握。如果能有一些思維方式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掌握和精通一項技能,我們就更有可能在競爭中勝出,而不是陷入窮忙狀態。窮忙的人不聰明嗎,不見得,很可能只是懶于思考。如果一直懶于思考,可能人到中年,只能羨慕那些年輕有為的同事們了。好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