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6日,從內羅畢自駕出發;2017年10月11日,我完成了乞力馬扎羅的登頂。這次登山機會來之不易,登頂成功實屬不易。半個月過去了,仍余音繞梁、歷歷在目。感謝那些支持我,鼓勵我,一路擔心我的人。
在登山之前,就已經搜索到很多相關的游記,圖文并茂,文字和圖片都搭配的很不錯。每一篇都伴隨著愉快的節奏。
說來慚愧,相比之下,我簡直就是一個純粹的登山者,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手機,這個登山過程中,只勉強的拍了六張照片,其中四張是一開始團隊給我們準備的食物,還有兩張是帳篷里面的自拍,為了記錄當時體虛的自己。大好美景,在眼前流暢切換,我無心將它定格,卻在腦海循環播放。
登山緣起于抑郁的心情,想通過這樣的實踐,讓自己充實起來,在登山的過程中認識自我,了解自我,真的很期望在這半年的準備中,以及一周的登山過程中,能看透、想通世間的種種困難,讓自己不再困惑。
下了很大的決心,寫了七頁的請假條,表示我的真誠,向經理請假。
自己在五年前花了13個小時登上金頂,依然歷歷在目,享受那種不斷刷新自己體力和意識的過程。而此次登山,我要求自己:全力以赴,全身而退。
乞力馬扎羅是一座宏偉的高山,將近6000米的海拔。但數字概念上的海拔高度,對于我來說,沒有造成任何心理負擔。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渺小的人類尚未知大自然的威嚴。
在半年前,當時我從國內休假回內羅畢后,就開始這次行程的準備。準備歷程相當緊湊。最先查閱大量游記,提取相關信息,摘錄;然后淘寶各種裝備,確保不但萬無一失,也保證利用率;然后就是大量的運動,最先是去健身房,后來就改成在家以訓練口罩為基礎的跳繩、跑步、俯臥撐,每天6點起床訓練,晚上7點半再訓練,10點半準時就寢;再者就是搭配飲食,降體脂,長肌肉,這半年瘦了15斤,這樣可以減少對膝蓋的壓力。最讓我印象深刻、也是最感動的是李芳說的兩句話,“你好有毅力!”,“我羨慕你的生活!”。
登山是個很艱苦的過程,特別是當你遇到高原反應的時候。登頂前一天就開始有惡心反胃的情況,當時我真的以為我已經沒法登頂了,四肢無力又怕冷,躺著翻來覆去,一整宿失眠,心跳加速,總之,情況很糟糕。半夜12點要開始最后的登頂了,堅持著離開睡袋,穿上沖鋒衣褲,穿上登山鞋,每一個動作的幅度,縫隙空氣的進入,都讓身體起陣陣疙瘩。從帳篷外站起來的時候,累累地嘆了一口長氣。心想著“此次兇多吉少,但必須登頂,身體,請你再給我幾個小時”。
登頂的過程真的很痛苦,我當時想著,登頂肯定比生孩子更痛苦了吧。很慶幸,上升的節奏很慢,就像怪物的步伐,每一步都要很沉,都要很穩。蘇哥一路念叨著“保持呼吸,保持步伐”,這是要慢慢體會的。呼吸和步伐的一致,會讓你有種置身流水,隨波逐流的錯覺,這樣身體會產生無意識的慣性,從而減少了思想上的負擔。一路上最好讓自己的思維放空,盡量避免思維與身體的接觸,沒有了痛覺的前行,時間似乎過得更快一些。
不知不覺,3點38分了,我給自己的底線是5點鐘到達山頂,說明還有1個多小時就到了。一個多小時相對于這六天的艱辛,就是一瞬間。這么一想,我的心里負擔就又放下了,身體也更加充實有力。其實我一直都在欺騙自己,因為正常的速度,要6點才能登頂。就這樣,當到了5點的時候,我又一次對自己進行了催眠,最終6點15分登頂。說得很邪乎,但是都是真的。登頂那一刻,我雙手持著登山杖,整個身體撐在上面,低著頭,喘著大氣,罵咧了幾句,但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感動。
我登了頂,我看看自己的雙手,手紋中殘留著污垢,才意識到,好幾天沒有洗手了。這一切很苦,感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現在應該得到菩薩的指點了吧。下山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要的答案找到了嗎?
直到到達山底的時候,我才釋懷地告訴自己,沒有答案,卻有一個方向:
堅持下去,就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