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東野圭吾-讀后感

讀東野圭吾的《信》有種動力促使我寫讀后感。之前讀過他的《解憂雜貨店》、《同級生》、《嫌疑人x的獻身》、《白夜行》……不知不覺就喜歡上他的作品,他的筆下有人情的冷暖,生活的起伏,和社會的善惡。總的感受,他善于描寫卑微者的心靈。他的小說表達這一種理想,一種值得人們去仰望和追求的生命境界。

“小說首先應該是一個好故事,一個讓人喜歡聽下去的好故事。”看東野圭吾的小說我感覺他的小說就很好的反應了這句話。東野的小說敘事手法靈活多變,敘述角度不拘一格。除此之外,和“新本格派”一樣,小說還涉及靈魂出竅,穿越等不合常理的情節,在注重文學性的同時不失趣味性。


言歸正傳,《信》講述的是一個哥哥一時沖動,而入室偷竊殺人,弟弟知道哥哥是因為給自己湊錢上大學,才不得不去偷竊,在偷竊的過程中被發現,所以殺害屋主,因此入獄。然后弟弟的一生就因哥哥的入獄而前途一片黯淡。

具體的內容我不細說,我說一下這本書給我我感受吧。

1.故事情節

情節大量的轉折。在絕望時候給你希望,當你滿心以為『就這樣了吧,后面會好起來的吧!』。甚至有一種弟弟要迎來人生巔峰的感覺時,又常常發生『意外』,情況急轉直下,就像百米沖刺眼看到終點,摔倒了。這時你以為書的接下去感情基調都是悲傷的了,感慨『果然還是悲涼人生』。那你可就上當了,作者會讓主人公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將他從懸崖邊上拉一把,拉回生活的正軌。故事就這樣反反復復……整本書的故事情節就像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不知不覺被主人公所吸引。

2.故事啟發

人生最絕望的,是充滿光明的時候希望破滅;人生最最充滿希望的,是在最深的黑暗里看到一絲光亮。

人不要總說自己是善良的,也不要說自己是自私的,不要給自己最大程度的限制與捆綁。我們都只是一個渺小的個體,融在一起,個體的不一樣造就了復雜社會。

反歧視是悖論,因為“沒有歧視和偏見的世界,那只是想象中的產物,人類就是需要跟那樣的東西相伴的生物。”即便有多么惡心,但這就是社會。

『沒有完全獨立的個體』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從《疑人X的獻身》開始,最近一段時間一直陷在東野圭吾先生的作品中走不出來。 喜歡東野先生的小說,是因為自己是個偵探...
    湉湉丫頭閱讀 1,491評論 0 0
  • 1—9.12 放學后 “只要閉上眼,回憶著十六年來的快樂之事,然后想起那次在集訓時發生的事,很不可意思的,心中就會...
    嗷嗚大王是也閱讀 4,346評論 3 50
  • HTML,XML,XHTML的區別 HTML,超文本標記語言,語法比較松散,不嚴格的Web語言。XML,可擴展標記...
    _思銘閱讀 292評論 0 2
  • 濰坊今天下大雨,交通完全癱瘓! 雨停了!馬路上車輛停滯,無法前行…… 原先下課后去接孩子放...
    白瑪_ceaf閱讀 222評論 0 0
  • 一味要求我們成長,可遺失的過程從沒有人替我們惋惜。我成長的太快,能讓我慢下來嗎?
    無瓊愛閱讀 17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