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以后,身上總有一種莫名的焦慮,不知道什么樣的媽媽,才算是成功的?是把孩子培養(yǎng)得聰明乖巧,還是事業(yè)家庭雙豐收呢?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又擔心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和生活,慢慢地會被時代淘汰;只關注提升自我,又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我以為,育兒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孩子當成你的鏡子!
孩子的壞習慣,映照出你多年未改的壞毛病
因為嫁了一個說話直接,做事粗糙的直男老公,結婚以后我和老公常常各種爭吵。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卻總是不依不饒。有一次,女兒在屋里,老公不知道講了什么話,又惹到我了,像往常一樣,我半開玩笑半認真地抓起床上的一本書,往站在門口的老公身上砸去。
書在老公面前落在了地上,老公松了一口氣。本以為這事兒就這么結束了,這時候,站在床邊的女兒抓起一本書,跑了幾步,學著我的樣子,狠狠地把書扔在老公面前,還不忘得瑟地“哼”了一句。
我和老公頓時目瞪口呆,女兒的樣子很滑稽,我們想笑卻笑不出來,完全沒有想到女兒會學得這么快。那表情、那動作,活脫脫一個縮小版的我。
再細細沉思,我忽然覺得自己特別對不起女兒。我總是批評她不愛吃飯,挑食,可這不是我自己多年來的習慣嗎?她喜歡把東西亂扔亂放,沒有一點收納的意識,這不也是我的毛病嗎?我學東西沒耐心,總是虎頭蛇尾,女兒也毫不含糊地照單全收了。
對自己身上的很多小毛病,我們都不以為然,總是覺得跟了自己幾十年的毛病,要改也晚了。可是有了孩子以后,這些不起眼的小毛病,卻會成為育兒路上的“攔路虎”。
孩子是何等敏感的生物呀,你的一聲嘆息,她都能讀出其中的郁悶失望,你對孩子撒的謊言,孩子又何嘗感覺不到,不過是不想戳穿罷了。
我們常常標榜,自己有多愛孩子,愿意為她犧牲事業(yè),犧牲個人生活,為孩子付出多少錢都不心疼,必要的時候甚至愿意用生命來保護她?可是,為什么我們連為孩子改掉多年的積習,都不愿意呢?更何況,假如我們真的改變了,最大的受益者,恰恰是自己。
在女兒扔書的那一刻,我暗暗告訴自己,以后再也不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跟老公生氣了。光做到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是不夠的,只有刻意地改變自己的壞脾氣,讓自己從內(nèi)心變得更溫柔起來,才能真正給女兒做出好榜樣!
有時候,孩子才是我們的老師
有一次,我?guī)е畠喝ド衔璧笇W習班,經(jīng)過街口的時候看到一個坐著行乞的老人,看到老人年紀大,我也動了惻隱之心,趕緊從錢包里掏出10塊錢,因為女兒上舞蹈班快遲到,我匆忙把錢往地上一扔,便拉著女兒的手走了,只隱約聽到老人在背后喃喃地說,謝謝!
這時候,女兒突然掙脫了我的手,折了回去,認真地撿起地上的10塊錢,恭敬地雙手遞給老人,說:“不用客氣!”
看到這一幕,我既為女兒驕傲,也深感自責。平時,我總是教育她要禮貌待人,對待弱勢群體更要尊重。我教她的,她都入了心,而我自己卻沒有做到。
其實,當我們俯下身子,來觀察孩子的時候,總會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簡直不要更多。
剛出生兩三個月的孩子,就會很自然地努力抬頭、努力翻身,努力伸手蹬腿,幾乎每天都會有大動作上的進步,到了六七個月,他們會努力向前爬、努力站起來,哪怕跌倒摔痛了也不會停止鍛煉。
兩三歲的孩子,看到父母做家務時,會本能的想要參與,想要幫忙,大人叫他走開的時候,他還會很失落。
……
我常常感動于孩子這種努力進步的本能和天性,因為成年以后,越來越多的人,會失去這樣的天性,我們習慣于計較得失,計較付出與回報,計較別人比我們干得少拿得多,卻忘記了自己的“初心”。而孩子的到來,恰恰喚醒了我們沉寂已久的“初心”。
把孩子當成一面鏡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當初生下女兒的時候,我也曾經(jīng)猶豫了很久,我不是世俗人眼里的“賢妻良母”,把生兒育女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在我看來,生命的終極意義,除了體驗世間的酸甜苦辣,還有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我害怕孩子的出生,會占用我太多本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會影響我對事業(yè)的追求。
可后來轉(zhuǎn)念一想,既然來到這世上,是為了體驗生命,那么當媽媽,何嘗不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呢?
事實證明,孩子的到來,的確極大豐富了我的人生。
女兒兩歲的時候,有一次,我坐在電腦前寫文章,她輕輕地走過來,撒嬌地問我:“媽媽,你在干什么呢?”
“別吵,我在寫文章呢!”我逗她。
女兒卻很認真地說:“我也要寫文章。”
我丟給她一張紙和一支筆,讓她坐到一邊去。她竟然一本正經(jīng)地握著筆,在紙上畫出一個又一個符號,雖然不知所云,卻甚為工整。
從此以后,每天,我在電腦前敲鍵盤,女兒在紙上畫字符,成了我們家的一道風景。
在女兒一周歲的時候,我就開始給她講繪本故事,做事情虎頭蛇尾的我,講了一個月以后就放棄了。女兒卻不依不饒,每天一到點,就拿著繪本來求我:“媽媽,你給我講故事嘛!”漸漸地,她開始也會把聽到的故事,復述給爸爸聽,復述給奶奶聽。有事沒事,喜歡拿起繪本翻一翻,儼然一副小學霸的樣子。
看到女兒這樣,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經(jīng)也是這么愛看書,常常為了心愛的小說廢寢忘食,成家以后,卻很少再翻開書本,總覺得這些書既不能“變現(xiàn)”,又無法像微信短文那樣讓人放松。因為女兒,我再次拾起了書本。
女兒給我?guī)淼母淖儯瑢嵲谑翘嗵啵囊宦烦砷L,也是我的一路進步!
只有借助孩子來實現(xiàn)自我成長的媽媽,才不會對自我的付出耿耿于懷,總覺得自己為孩子犧牲了什么。把孩子當成一面鏡子,和孩子一起成長,母女間的互動就是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我們互相學習,緊密相連卻又是彼此獨立的個體!
作者簡介:快樂媽媽,名黃玉嬌,熱愛寫作的85后辣媽,筆耕不輟的“育兒磚家”,專注婚姻、育兒、情感類文章,崇尚媽媽與孩子共同成長進步的“雙贏”育兒理念,用一篇篇充滿正能量的原創(chuàng)育兒文章,讓爸爸媽媽們在育兒路上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