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究竟是個什么鬼?

前幾天跟一個好友通電話,她問起我最近過得怎樣。我當時不假思索地回了一句,挺穩定的!

因為,我就是個穩定的人嘛。

說完,我就覺得似乎有哪里不對。

其實,當朋友問你過得怎么樣的時候,她大概是想知道你最近的生活有沒有什么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發生;有沒有什么新的計劃或者新的收獲;學習或工作有沒有什么新的進度要分享;是否有什么歡樂或者有意義的事情正在達成;或者你正在勇敢地嘗試一些有困難的事情,遇到一些棘手卻又充滿新鮮與刺激的挑戰;有些許有意義的體驗、心得、或者感悟;甚至生活有沒有遇到什么新的困惑也可以說說……

一切狀況皆是機遇,有變化才有可能性。

然而,穩定究竟是個什么鬼?!

當你回答你過得穩定,或許意味著你的情緒維持得很好,沒有大喜大悲,情緒閾限控制在一個平緩狹窄的范圍內;現世安穩,沒有大的困擾或者特別不如意的事情發生;生活規律、可控,日子永遠和風細雨。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當然不是壞事。

但是,任何有可能帶來益處的事情也可能會帶來限制、損傷甚至危機。

所以,當你的生活變得穩定,或許同時也意味著,你的生活里并沒有什么新奇的事情發生,乏善可陳,沒有變化,平淡而乏味。

而你自己,一直在拒絕變化,不敢有新的嘗試,或者原本就對做出改變心懷恐懼。

每天重復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你或許能把生活堅持成某種習慣甚至某種信仰。

但是,當你每天都做相同的事情,就休想期待生活會帶給你什么驚喜,或者會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不同的結果會發生!

當然,穩定也并不是完全不好。個人的生活方式或者心理狀態,有穩定的部分是很好的事情。

比如平時的我,作息穩定,胃口穩定(大夏天天氣再熱也能保持胃口不變,且感冒生病也絲毫不影響胃口),消費穩定(還是一貫的只買書不買衣服不買包),情緒穩定(基本沒有什么事情會強烈地激怒我,或者因情緒失控而做出需要之后重新再花時間花精力來收拾殘局的事情)。

這些穩定的部分大概能保證我的身體不會出現大的故障,或者沒有破產的事情要發生(不過聽課聽得也快破產了……),也能給身邊的人帶來一種確定的踏實與安心。

這基本保證了我作為個體安全的部分。

可是按照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這也才剛剛滿足了第二層而已。還在生存的需求層面。

這當然不應該是我們對生活的全部要求與期待。

那么其他層面要如何實現?

或許真的需要你突破常規,需要一點勇氣、一點野心、一份熱情、一份活力,需要你離開舒適區,來一點新的嘗試,以及需要學會如何更合理地去冒險……

而且即便是穩定,也不應該僅僅是情緒的穩定,或者是對當前的生活狀況以及對那一部分看得見的未來的接納、妥協、與認命,反而應該是可以自如地應付任何變化,體面且優雅地應對任何沖突與危機的那一份從容,是為穩定。

就好像以前我們常說的“鐵飯碗”,并不應該是可以待在一個單位養到老,反而是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飯吃。

你能理解與想象那一種自由,與永遠都有選擇的不慌張嗎?

所以,穩定不是一動不動、一成不變,不是想做什么卻退縮、想改變什么卻畏懼。

穩定不是過早地結束青春,尋求安穩;不是熱衷以中年人自居,拒絕改變;不是給自己按上一個中年人的身份,來隱藏那一份隱秘的消極。

穩定更不應該是不思進取,放棄了自我的進步;或者謊稱自己要好好踏實地生活,而其實只是沒有了創造和工作的能力;穩定不是你放棄掙扎、奮斗與改變的借口。

穩定大概就是不急不徐,內在的能量在悄悄地進行著蘊藏,內心的信念在慢慢發生著改變,是相信自己永遠有選擇,是一種游刃有余的自由,是有能力恰當地處理新的情境和機會,是仍然能對新事物繼續保持敏感性與靈活性。

穩定應該是一種蓄勢待發,待能量積蓄,再去突破藩籬,去打開新的更廣闊的局面。

所以,一定不要放棄。累了先休息,休息好了就起來嗨!千萬千萬不要被生活擊敗。

加油!好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