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64.92%年化利率,你真以為自己是套利高手嗎?

最近有個朋友A君,申請到了浦發銀行的吉利白金信用卡,額度5萬。

浦發的吉利白金卡,就是具有類似“借唄”功能的信用卡。賬戶獨立,額度獨立,手續費按天計算,而且額度可以100%取現。

一般人申請下來,手續費每天0.05%,就是借一萬元,每天利息五元(相當于“萬5”)。而A君手續費申請到的是0.025%。

相比而言,A君申請到的萬2.5的手續費算比較低的了。

就說我自己的借唄吧,額度8萬,手續費還是高達萬4。

和A君比起來,估計很多芝麻信用750分以上的朋友,都享受不到“萬2.5”這么低的手續費吧。

然后呢,A君就開始有點小得意了。他神秘地告訴我,準備把錢借出來,定投到基金或者P2P里,哪個收益高就投哪個,要“利潤最大化”。

我立刻被他嚇的一身冷汗。看來“無知者無畏”這句話,放在A君身上最適合不過了。

現在各種理財產品鋪天蓋地,而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普及,理財似乎不像以前那樣高大上了。我老媽用上微信以后,也開始和我說,想把閑錢投到各種基金中了。

像A君這樣,平時就是一個羊毛黨,各種理財APP裝過一遍以后,就感覺自己是個理財達人了。他的小目標就是“吃利差”,賺點零花錢。

但是我問他,計算過真實的利差有多少嗎?他說沒有,對比一下年化收益率,估算一下有錢賺就可以了,干嘛算那么精確。

我聽完,又被雷得無語了。按照我的估算,即使拿浦發吉利白金卡“萬2.5”的便宜錢去套利,一年下來也賺不了什么錢,而且風險還不小。

因為浦發這筆錢最長借99天,你拿短期資金去套長期資金,萬一有個風吹草動,風險能不大嗎?

難怪最近炒得很火的現金貸被指是暴利,連“理財達人”都被坑,更何況那些投資小白呢。

那我們該如何去對比各種理財產品的真實利率呢?我給大家介紹一個神器。

在微信中搜索小程序:內部收益率IRR計算器

什么叫內部收益率(IRR)?簡單地說,就是可以計算各種現金流產品的真實年化收益率。

比如信用卡分期,基金定投,保險收益,現金貸,螞蟻借唄,京東金條,消費貸等等,只要有涉及到資金流入流出的,都能用內部收益率計算真實年利率。

如果你想搞套利,那就要對比不同產品之間的真實年化收益率了,靠感覺大多時候很不靠譜。

我們先算算吉利白金卡“萬2.5”的真實收益率。

進入“IRR計算器”微信小程序,點擊“日利率”換算,看看結果是不是嚇一跳呢。

螞蟻借唄“萬4”的真實利率是15.62%,有點恐怖吧。

再算算常見的信用卡分期。

選擇一筆廣發信用卡的賬單分期。每個月的手續費是0.65%,按照普通的方法,換算成年利率就是0.65%*12=7.8%,手續費好像不貴。

再用神器算算真實年利率,居然高達15.05%,難怪銀行動不動就打電話,誘惑我要分期。還說手續費給我打折,即使打了折,銀行還是賺大了。

我們再算算銀行的消費貸。再以浦發的萬用金為例。

輸入IRR計算器一算,真實年化利率是22.73%。這不是要我的小命嗎?

銀行不是明擺著在放高利貸嗎?而你借錢的時候,銀行APP的借款界面,是不會告訴你收益率這么高的。

當然說起高利貸,吸血于無形的現金貸產品,是不得不提的。中國最大的記賬軟件隨手記平臺中,有一款叫喜鵲速貸的產品,給我的額度是3萬。

通過計算,它的真實年化收益率是64.92%,如果不是到走投無路,誰敢借這樣的“殺人貸”。

通過上面的分析對比,對于普通工薪階層來講,市場上已經沒有什么套利空間了。現在比較靠譜一點的P2P平臺,定存一年的收益率一般10%上下,哪里能覆蓋你的借貸成本?

目前,市場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4%,那意味著銀行最低的放款利率如果是6%,也基本不賺錢。這就是為什么現在銀行不想做房貸,或者紛紛提高房貸利率的原因。

現在,銀行只有對那些工作穩定的優質客戶,才特供一些利率優惠的產品。比如工商銀行的融e借,年化利率可以給到6.7%左右。

即使拿著融e借這樣的產品去P2P平臺套利,一年的利潤也只在2%左右,費那么大的精力值得嗎?

如果你把薅羊毛的精力放在學習投資上,成為一個真正的投資專家,每天進步一點點,未來時間復利疊加投資復利換來的收益,會讓你自己都不敢相信。

所以我覺得,真正的投資高手,追求的是指數增長的爆發期。放棄投機,專注成長,你終將富有!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