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是寄居者

?????? 上一次看書直接看到淚流滿面的時候,還是研一在思政課上看余華老師的《活著》。當時詫異于人在經受了這么大的苦難之后,還要繼續堅強的生活下去。快兩年過去了,前幾天看嚴歌苓的《寄居者》,又一次淚流滿面。

??????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一個在美國長大后回到中國的女孩May,邂逅了猶太難民帥小伙A,在二戰籠罩下的上海,人人自危。為了讓A和自己順利私奔逃出上海逃向安全的美國,May利用了和A長得有幾分相似的J,May假意接近J并與他戀愛,其實為了從他身上偷走護照,貍貓換太子,以便讓猶太難民帥小伙A拿著J的護照逃走。

?????? 雖然主線是一個愛情故事,但是愛情這兩個字實在是包容不下這本書的格局,宗教,信仰,國家,民族,親情,大義,都絲絲滲透在這個略顯俗套的愛情故事中。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

??????? 猶太人在歐洲處處受排擠欺負,僅僅是因為腦子靈光做生意顧客多,搶了很多其他民族的人的生意,中國人在唐人街更是被當做下等公民,甚至不能是公民,在一群美國人的夾縫中憑借著自己的刻苦勤勞,扎根生存下來。甚至就連上海自己,人也是分為三教九流,鄙視鏈是存在于每個人身上的。想想我們,有沒有羨慕過在北京二環有房的人,又有沒有鄙視過在老家早早不上學結婚生子過著安穩生活的小學or初中同學?

?????? 書上說,猶太人和中國人,就是給他們鋼筋水泥,他們都能在其中種出花來。處處碰壁但是又不肯放棄的猶太人,難民,唐人街的華人們,像不像現在,孤身一人生活在大城市的我們?

????? 背負著壓力巨大的房價,在擁擠的地鐵上穿著高跟鞋搖搖晃晃,在這個城市漂泊著,寄居著。

????? 讓我落淚的是其中一段女主兒時在美國的回憶,幾個美國小孩圍觀中國人殺魚,取內臟,一遍圍觀一遍感慨中國人真是殘忍,能活生生殺了一條魚。那條魚的心被剝離了出來,可是它似乎不知道自己已經離開了魚的身體,還在頑強的一下下跳動,在那些美國小孩的掌心上,在他們的注視下。正如當時危在旦夕的上海猶太難民們,在歐洲派來的清除難民的法西斯軍官的注視下,頑強的生活著。?

????? ?每天頑強的生活下去,用盡所有力氣只為做一個普通人的我們,又是在誰的注視下呢?又是在誰的掌心中,頑抗呢? 但是我們也像那顆心,依然在執著的跳動。

????? 下圖是近期去五道口服裝批發市場隨手拍攝,那里1.31號就要全部撤柜,幾百號商家,商場不會管他們離開這里要去哪里工作,所有店家都在大甩賣,但即使是賠錢甩賣,賣出去貨品的時候大部分都是笑呵呵的。也有很多店家,看不到他們眼睛里的光了。有客人來就麻木地讓出來位置給客人看商品,沒有客人來,就麻木地坐在店里。生活對于他們,是什么呢?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大概又與我們不同。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