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市場部第一天,總監讓我一天內就social media組的微博營銷給出優化方案。
總結一下執行過程中的幾點收獲,與各位交流、分享。
一、用數據說話,有理有據的向MD說明運營現狀與挑戰
整個上午,我只做了一件事:整理數據。
這里的數據包括微博賬號的主體信息與消息類信息兩部分。主體信息包括關注數、粉絲數、微博數(按照時間順序其中,原創微博與轉發微博分開統計);消息類信息包括單條微博轉發數、單條微博評論數(其中,被評論與回復評論分開統計)、單條微博點贊數(其中,被點贊與主動點贊分開統計)。
然后,對單個數據進行內容分析、類目建構。比如,關注人可以分為明星號、營銷號、公司城市子賬號、媒體號等;通過提取關鍵字,可以將信息流簡單分類為轉發抽獎、品牌宣傳、粉絲互動、微信推文轉載等。
由此,生成這樣類似這樣的一份表格(鑒于商業隱私,所有數據已隨機替換)其中,highlight部分為優秀數據及重要內容提示。
通過此表格,可以清晰的看到微博的更新頻率、更新內容及消息詳情。同時,為了更加直觀的監測數據變化,判斷運營問題,我制作了類似如下的趨勢圖。(鑒于商業隱私,所有數據已隨機替換)
如果基于現在這兩張圖的數據,可以發現具體問題:
1.內容單一,僅局限于微信推文轉載、線下活動宣傳,內容缺乏趣味性
2.更新頻率低,更新時斷時續
3.用戶整體轉發率低,內容曝光率低
4.送敬業福、心愿卡、競猜送券給予用戶好處,因而轉發率更高
5.財富送袋、免費騎行、大數據分享等活動雖然也能為用戶帶來好處,但微博僅承擔信息通知,故基本無轉發
6.關于友商的不正當競爭,用戶對此類話題有參與感,發表評論時轉發意愿強烈
將具體問題進行整理歸納:
1.定位
微博與微信屬于不同的平臺,一個側重陌生人社交,一個側重熟人社交,應開展不同的營銷策劃。除了承擔對微信推文的轉載外,應根據微博用戶的瀏覽習慣與信息需求開展對應的營銷策劃活動。
2.需求
目前,漲粉、增加微博曝光量是第一需求:所有線上活動的開展,都應利于微博的曝光及用戶的轉發,而不是基于微博做產品的拉新與促活。
3.活動
開展線上活動要強調參與感、趣味性、游戲性。就算不給用戶好處,營造參與場景也可以獲得高曝光量和話題傳播
二、用競品說話,找準競品比貪多求全更重要
市面上的同類競品高達30多家,通過研究競品的營銷策略,可以為自己提供更寬闊的視角,珍視他人的經驗。
當我提出做競品的數據分析時,MD希望我做其他四五家的數據分析。
但通過下圖需求圖譜顯示,直接形成強競爭關系的競品只有兩家,其他均呈弱競爭關系。基于時間上的考量,我用此圖及產品定位向MD說明為什么做這兩家而不做其他幾家的原因。
機緣巧合的是,通過整理這兩家的運營數據,我發現整體表現剛好呈一好一壞、一強一弱的關系。表現較差的一方所走的彎路,均可以從表現較好的一方得出優化方案。前文得出的本公司的運營問題,也在兩家公司得到不同程度的驗證,這也再次說明數據分析的重要性。
三、用具體活動說話,MD要的是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完成第一版的優化方案時,我只止步于宏觀的營銷策略,從內容營銷、活動營銷、話題營銷三個方向給出了粗線條的方案設計。但與MD再次溝通后發現,她要的是可以落地執行的解決方案。比如,內容營銷做趣味性、游戲性的,具體做什么?話題營銷要貼什么熱點話題?活動營銷獎品是什么?甚至什么時候做?這些都是要去進行思考與設計的。
甚至,MD第一眼要看到的,反而是你方案的最后一頁。
這一次溝通也從側面印證了確認需求的重要性。你要確定MD的需求,必要時反復確認MD的需求,當然,最好能提前確認MD的需求。大家都很忙,不要在deadline的最后一刻,才明白:“哦,原來你想要的是這個啊!”
總結這次方案設計,發現兩個能力在職場特別重要:一個是溝通,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一般不是問題,最怕溝通過程中的信息隔閡與信息障礙導致傳播失效,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另一個就是數據分析,不以數據分析為基礎的需求判斷、現狀分析、問題提出、趨勢概括都是耍流氓!
以上觀點,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