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各位好!這里是長樂兒,又到了JUDY老師課程內容分析的時間。每次老師的課都是干貨滿滿,讓人意猶未盡。最近在經驗介紹以外還引入了翻轉課,除了感嘆同學們也都是人才之外,也見識到了一個小小的微課,竟然可以玩出這么多花樣,長了很多見識。
? ? 這節課的內容終于到了重中之重,分析公眾號變現的途徑。其實針對不同類型的公眾號,變現方式側重點各有不同。今天主要根據我想做的娛樂時尚類的號進行簡要分析。
? ? 根據本節課內容,公眾號變現的主要方式分為線上線下兩種。線上又有包括做微課、建社群、一對一咨詢等;線下主要是做同城課。而最吸睛、流量最大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內容電商,由文案帶入實際的產品,產品類型多為日化美妝;另一種是廣告,有產品廣告,還有純品牌推廣類的廣告。這些都是寫文章,提升轉化率的。而這兩類方案,也都是娛樂時尚類公眾號可以使用的變現手段。結合前面粉絲黏性的課程內容,將公眾號在初期分為三個階段,來分別分析下有可能的變現之路。
(一)初期
? ? 初期,號還比較小,影響力和傳播力都不足。這段時期,最主要的任務是根據所選領域,盡量寫出較為優質的文章,通過全平臺的傳播,盡量擴大粉絲數量,通過做一些活動、在留言區多互動來吸粉,不斷提高粉絲黏性。
? 在這個過程當中,多嘗試不同類型風格的文章、套路,不斷觀察粉絲的反應;在初期,你不知道怎樣的寫法能戳中粉絲的爽點,自然也就無從知曉如何調動粉絲積極性,更不用談起如何找到粉絲的痛點,向他們推銷產品,宣傳廣告。
? 在初期,一定不要閉門造車,多關注同類型大號的寫法套路和相應的轉化情況。多看西瓜助手上的分析,提高打開率、打造爆款文、穩定轉化率。這里的轉化率,指的是你的粉絲數和打開數之間的比。根據JUDY老師的理論,打開數一般是粉絲數的10%-15%是在正常范圍內的。
? 同時多讀書,包括心理學、寫作方面、語言表達、甚至是營銷、廣告軟文等等的,另外就是不斷提高專業度。JUDY老師說過,買賣的本質是信任。我們應該讓信任創造財富,讓財富不斷產生信任,而不是透支信任。所以說能否在一個行業立足,能不能做大,有沒有格局,最本質的還是要看你夠不夠專業。
? 我想這個過程一定很痛苦,可長可短,需要很強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這是一條從一開始就很艱辛的路,所有那些抱著投機、賺快錢的想法來的人,或許一時得意,也終究會被消費者拋棄。
(二)中高期
? 當我們有了一定的粉絲基礎,輸出的文章從套路到質量都形成了一定風格,打開率也比較穩定,基本上可以維持在五千左右的時候,就可以考慮變現了。最簡單的方法是在文章結尾設置“打賞”功能,并且留一句話,讓讀者去打賞你,類似于像是在直播中的打賞,歸根結底都是相同情緒的表達。因此最后這句話就很有藝術性了。今天剛看了一個,不是求打賞的,是求點贊。寫的是“點贊的人三生美,轉發的人十世富”。很好地迎合了讀者求吉利和恭維的心理,那篇文章在一個平臺上點贊就達到了1.3K。這個原理就和網上那些騙人的回復如“我被車撞了必須轉發十個群否則如何如何”一樣,迎合了讀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理。
? 第二種,就是可以考慮開始做內容電商了。這里最重要的是要找渠道,也就是上游的廠商。如果說你自己有產品要推廣那更好,比如我今天看我們的社群里就有人問老師,手里有質量很好的嬰兒枕頭和被子的貨源,希望寫出好的營銷文案來。如果一般人手里沒有貨源,那也不要緊,多聯系和你號調性相關的品牌、或者和其他大號咨詢,總能找到愿意在你這里做推廣的產品。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做產品推廣時,必須要先索取試用。尤其是自己沒聽過、其他人也沒賣過的產品,作為直接面對粉絲的號主,必須愛護羽毛,哪怕少接些廣告、產品,也不可以傷粉絲,因為獲取每一個粉絲,都是有時間和投入成本的,粉絲才是你生存的根本。
? 第三種,如果有合適的品牌,也可以開始做廣告。拿美美娛樂來說,它今天的頭條是《我那許久未歸的蛙竟然變心了...》最近“青蛙旅行”這款游戲熱度稍減,但是也沒有出現和它匹敵的現象級話題,因此關注度還是夠的。點進去看,前面是一些跟網上口吻差不多的引入,接著是做的照片界面、蛙送禮物界面和蛙窩界面的P圖,畫風突變,讀者才發現是給章子怡代言的飛鶴品牌做廣告。通篇都是在寫蛙,結尾放了一個這款奶粉的宣傳視頻,點擊原文的話,就會鏈接到飛鶴的微店。這篇文章發送的時間是今天中午,截止至晚上十點發稿時,有3.4萬閱讀,可見標題還是可以的;但是點贊數是55個,相對較差,可見大部分讀者對這篇文章的內容并不滿意;在討論區里,也都是討論的養蛙的相關事情,如日文版怎么改成中文版之類的。這樣的蹭熱點寫文案好處是點擊率會有保證,但是難處是一旦文案和產品是強行捆綁,相關度并不高的情況,那么話題很容易就會被帶偏,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傳播目的。所以說廣告和產品都需謹慎??!之前我關注了一個講家居的號,開始時候講得真的很棒,又接地氣,又專業,讓人在放松的同時長了很多知識。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篇文章都是在賣東西,每次推送、每組文章都在做電商,沒過多久我就取關了。因此,無論是做電商還是做廣告,都需要注意一個度。這就是為什么一旦一部劇里植入太多廣告,這部劇就會成為徹頭徹尾的爛劇。
?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的是公眾號本身的變現,其實在文章全網投放的時候,只要閱讀量夠大,就已經可以賺取一定數額的廣告費了。這個廣告費和文章本身沒關系,只是以讀者打開作為載體。因此出現很多標題黨、內容無下限的人,為了點擊率,什么樣的熱點都可以跟、什么樣的內容都可以寫,著實在相當程度上帶壞了整個圈子的風氣。
? 因此在當前寫作相當自由的環境下,自律和底線,是一個寫作者該有的態度。如果說專業程度是一種天賦,那么行業道德就是一種選擇。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門檻較低,選路需謹慎。希望各位在這條路上都能互相鼓勵,互相打CALL,都能走得更遠,能讓付出被成果證明,我們的選擇借憑時代的東風,可以真正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同時,也能互相幫助,互相監督,共同為讀者提供更多優質的信息。因為這才是寫作的本質意義。
晚安各位。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