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白
因為女神蘇菲瑪索,我第一次聽到這首《玫瑰人生》,女神音如其人,溫暖如春,后來聽到了熱衷于唱法國香頌的小野麗莎的版本,也是別有一番輕柔婉約的味道。
然而當艾迪特琵雅芙的聲音在播放器中響起之時,我意識到“香頌女王”這個稱號為什么屬于她,她的歌聲可以讓人神思恍惚,仿佛踏入了那個浪漫又熱烈的巴黎。
電影《玫瑰人生》中,每一次響起艾迪特奔放熱情深賦感染力的歌聲時,我都會被感動一次。瑪麗昂的演繹固然出神入化,但講述一個歌唱藝術家的人生之時,歌聲有時是最好的詮釋。
1915年,艾迪特出生于法國巴黎,母親是酒吧駐唱歌手,父親是雜技團成員,艾迪特在幼年就被母親拋棄,父親把她寄放在開妓院的祖母那里,她與那些阿姨們有著深厚的感情。
無奈好景不長,父親從戰場回歸馬戲團后,也把她帶到身邊,不過十幾歲,她就要開始陪著父親表演賺錢,也是在那個時候,她開始在街頭展現了動人的演唱天賦。
艾迪特在街頭賣唱到20歲,終于被夜店老板路易樂佩發掘,他帶她到高檔夜店演唱,給她取名“小麻雀皮雅芙”。他教她如何站上舞臺,介紹她認識作曲家和鋼琴家,幫她辦音樂會,他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因此影片中艾迪特醉酒后興奮地擁著樂佩,叫他:我的樂佩爸爸!
樂佩被殺害之后,無助痛苦的艾迪特再次一疊聲叫著:我的樂佩爸爸!卻只能是絕望又心酸的呼喊。
因為樂佩的死亡,艾迪特被警方傳喚,外界的猜測讓剛剛在歌唱界嶄露頭角的她陷入低谷,作曲家雷蒙阿索給了她又一次重生。
雷蒙不像之前那些人那樣吹捧她,而是指出她發音的不足,一遍遍讓她進行枯燥的發音練習,讓她學會體味歌曲中的情感,告訴她肢體語言在演唱中的重要性。
他讓她從一個令人驚艷的天才小姑娘蛻變為獨具魅力的藝術家。
他帶她踏入音樂廳的舞臺,走到屬于她的聚光燈下。
二戰之后,艾迪特開始在歐洲美洲巡回演出,事業到達巔峰之時,她遇到了拳擊手馬賽爾,她用全身心去投入這段感情,像個天真又幸福的孩子。
"當他擁我入懷,低聲對我說話,我看見玫瑰色的人生。"這句歌曲《玫瑰人生》中的歌詞,是對戀愛中的艾迪特最好的詮釋。
然而上天仿佛是為了一種殘忍的公平,給予艾迪特天籟的嗓音,卻同時給了她坎坷的情緣。兒時父母親情缺失,19歲時經歷了喪女之痛,不過三十出頭,又要面對愛人突然離世的絕望。
前一晚還帶著相聚的期待入睡,夢醒之后,卻變成了難以置信的噩耗。
曾經的些微神經質漸漸演變成性情乖戾,喜怒無常,并且開始對藥物成癮,身體每況愈下,經常不自覺的顫抖,甚至在舞臺上昏倒。
幸好,她的身邊還陪伴著一群朋友,他們是她幕后的支持者,是她臺前的聽眾,是她生活中的伙伴,是她被病痛折磨時的拐杖。
1961年,病情已十分嚴重的艾迪特在奧林匹亞音樂廳推出她人生中最后一首新歌《我無怨無悔》。
相比溢滿了幸福的《玫瑰人生》,這首歌更像是艾迪特一生的總結,“不,我一無所有,不,我無怨無悔,包括人們對我的好和壞,于我都無任何分別。代價已付,往事飄散,我才不在乎過去...”這一生短暫又絢爛,幸福又痛苦,無論自己曾做過什么,都不后悔。無論他人曾怎樣對待自己,都無怨言。
“你要為你一生中所做的蠢事付出代價。” 這是她的遺言。
您最忠實的朋友們是誰?
我真正的朋友都很忠實
要是您不能再唱歌了呢?
那我就不活了
您害怕死亡嗎?
更害怕孤獨
您祈禱嗎?
是,因為我信仰愛
您藝術生涯中最美的回憶是什么時候?
帷幕拉起的時候
您喜歡夜晚嗎?
是的,但是要很多光亮
黎明呢?
如果有鋼琴和朋友們的話
傍晚呢?
于我們而言,就是黎明
您會給女人什么建議?
去愛
給少女呢?
去愛
給孩子呢?
去愛
《玫瑰人生》是講述法國香頌女歌手——艾迪特·琵雅芙傳奇人生的傳記影片。該片由奧利維埃·達昂編劇、導演,瑪麗昂·歌迪亞、施維泰·絲特、艾瑪紐爾·塞尼耶、杰拉爾·德帕迪約等主演,于2007年2月14日在法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