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的,一個“富翁與漁夫”的故事:
富翁在海濱度假,見到一個垂釣的漁夫。富翁說,我告訴你如何成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諦。漁夫說,洗耳恭聽。富翁說,首先,你需要借錢買條船出海打魚,賺了錢雇幾個幫手增加產量,這樣才能增加利潤。那之后呢?漁夫問。之后你可以買條大船,打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再之后呢?再買幾條船,搞一個捕撈公司,再投資一家水產品加工廠。然后呢?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來的錢再去投資房地產,如此一來,你就會和我一樣,成為億萬富翁了。成為億萬富翁之后呢?漁夫好像對這一結果沒有足夠的認識。富翁略加思考說,成為億萬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樣到海濱度假,曬曬太陽,釣釣魚,享受生活了。噢,原來如此。漁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認為,我現在的生活就是你說的那些過程的結果嗎?
大冰在他的小說里的有一句話,一直令我忘記不了:世界上,真的有人在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你向往的生活是怎樣的?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的。而在知乎的也有一些有趣的回答:
有一個知友回答:醇酒美婦,晴耕雨讀。。。當然,有wifi更好。
而另一個知友則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還有知友向往的生活是這樣的:想住在一個空氣干凈的城市,能在午后的陽光里喝一杯果茶,躺在落地窗前,看看窗外被陽光照得發亮的綠色葉子。
也有這樣的答案:有穩定的住處,穩定的工作,足夠的存款,有一個可以伴我終老的人,有時間了,可以一起出去看看,細水長流。
還有:在大山里有自己的房子,種菜,種蘋果。
……
是啊,真的是每個人向往的生活都是不同的,這種向往有可能跟現實的反差很大,又或是對現實的不滿。比如在滿城霧靄的大城市住著的人向往能夠呼吸到鄉野中清新的空氣;而在貧瘠的農村農民在渴望著看到城市璀璨的燈火;擠在小平房里的人希望有一天也能擁有這樣一間豪宅別墅,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腰纏萬貫的富豪們卻在自己的別墅里空虛孤獨時,希望有一天能夠家人擠在一起其樂融融……
人們對向往的生活的渴望,是來源于靈魂深處,無關乎銀行存款位數,也與房產土地的方數無關,只關乎自己的靈魂情感的寄托安放。
我自己向往的生活,也和大多數人一樣,向往著田園般的生活:有一片金黃的油麥菜,有一片紅通通的蘋果樹,還有養成一群歡叫的雞鴨鵝,沏一壺茶,在陽光下喝上一個下午;憑著我們的勤勞與智慧,能夠吃著自己種的蔬菜,喝著井里涌出來泉水,住著冬暖夏涼的草房子,讀著時光這本書,畫著生活這幅畫,聊著我們的過往。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的美好。
有一檔真人秀綜藝節目《向往的生活》,節目組邀請了三個男人(何炅、黃磊、劉憲華)做主角,場景直接拉入一個農家小院,深入到他們“向往的生活”中去,從此生活就得“自給自足”,彼此好好生活三個月,這三個月他們會遇到各種奇葩的“遠方的客人”,而他們的生活也不斷地被打擾,為了好好地招待這些“客人”,這三個人要使出渾身解數。雖然節目根本無法還原到現實生活的真實情況,但也能反應出他們所謂的向往的生活,以及他們為“向往的生活”所做的努力,更能反應出了一些他們所具備的生活技能。
這個綜藝節目我大概也只完整地看過一期,那一期是陳赫做的客人嘉賓,加上三個男主,就是四個漢子,這個四個漢子聚在一起居然不是打麻將,而是忙著平常的瑣碎事,生活里的柴米油鹽,能不能把生活過好,一開始都是值得懷疑的。
但是隨著生活故事情節的推入,人物的關系和角色的分工就慢慢清晰了,讓我看到了一個簡單家庭成員結構:何炅就像一家之主,家里“父親”的角色,承擔著家務的分工,以及“外出賺錢”主要的工作;而黃磊則是家庭煮夫,是家里“媽媽”的角色,承擔著幾乎所有的廚房工作;而另一個小華(節目叫劉憲華、大華)就像一個家庭里的“孩子”,經常要跟著“父親”外出工作,也要偶爾幫助“母親”打一下下手;而陳赫是做為一個“外來客”,根本無法融入家庭的外來人員,只能代表著那些家庭里偶爾出現的“懶蟲”角色。
因為這是他們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就必須為自己的生活做出自己的努力與貢獻,才能使這樣的生活持續下去,所以他們需要使用自己的生活技能,去適應這個生活環境。從他們的生活分工上,還有為人處事上面,就完全能夠看得到他們所具備的生活技能,以及反應得出他們現實生活的某些細節影子。而他們身上的生活技能,是能不能讓他們過上向往的生活,取著決定性的作用。
何炅,是一個充滿著生活智慧的人,他有勤勞的品質和耐心堅持認真的態度。在摘玉米的時候,陳赫把自己摘的玉米一個當五個來湊數量的時候,何炅就認真把數量糾正過來,提醒陳赫不要弄虛作假,該是多少就是多少。同時,小華在摘玉米的時候,當摘到一百多個時候,累得幾乎要放棄了,覺得一天摘一千個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氣餒了,何炅就不斷在身邊鼓勵他,要有耐心地去堅持,相信任務就一定能夠完成。
黃磊,我覺得他是充滿著生活技能的人,就像家庭里“母親”的角色,在生活中無所不能,他所有的生活技能都幾乎通過他的美食所呈現出來的,客人所有“刁鉆”的要求,他都能夠去滿足,足以可見這個黃廚子并不是浪得虛名。節目有一個細節,就是為了完成全天的摘玉米的任務,全部人都出去玉米地摘玉米了,連黃廚子也得出去幫忙,黃磊在摘玉米的時候,就問了何炅與小華他們,為什么他們摘過的玉米樹不直接踩倒呢?何炅與小華都很驚訝,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玉米樹摘過之后要踩倒,他們以為這些玉米樹還會再長出新的玉米棒,還怪著節目組不告訴他們。然后黃磊就化身為一名老師,給他們上一堂生活常識課。這些生活小常識足以說明黃磊的生活技能非常豐富,是以前真實干活的走過來的。
而小華,就像一個生活技能上的小白,很多工作都需要何炅與黃磊不斷去教,當然憑著他自己的聰明也會很快學會一些,比如劈柴,是一個學以致用,而且最后還能夠拿得出手來炫耀技能。雖然他的很多技能都不懂,但他仍然很多次不問為什么,而選擇默默地按他們所說的方法技能去干活,在這一個過程慢慢積累著生活技能,慢慢地成長起來。就如他后來,跟何老師一起搭了一個“漂亮”的有“藝術”特點的雞窩和一個充滿“詩意”的羊圈,就說明他已經慢慢的“長大”了。
陳赫,作為外來的嘉賓,不能融入這個家庭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是他的心態不端正,其實就是生活技能缺失。在黃磊在做菜忙前忙后忙得停不下手來的時候,而在他身邊陳赫幾乎一點兒都無法幫上忙,而黃磊也不斷地給分配點事情做的時候,他也總是以各種借口推脫,足以說明他缺失主動的態度,而且是一個好吃懶做的人。就像在每個家庭都可能會有這這樣一種人,自己忙得不可開交,多希望自己有個三頭六臂的時候,他卻在身邊轉悠看著你做得忙斷手,也不會主動搭把手,懶惰得恨不得飯來張口,這種人就算你摔盤子也不見得他會回頭看一眼。
節目上的四個人,幾乎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但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只是他們身上的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在你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如果要過好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就得不斷在真實的現實生活去打磨,磨去浮躁的態度、懶惰的行為,能夠主動地學習好生活常識,使用好生活技能,勤勞才能致富,堅持才能勝利,《向往的生活》還得靠勤勞的雙手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