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趣來自于分析,探索與思考”——薩莉·波特
本來是沖著新垣結衣看這部劇的,沒想到卻因為這部劇又小小刷新了下三觀,首先我得為這部劇正名,這部劇并非是無意義的消遣肥皂劇,相反這部劇討論了非常之多的社會問題,包括但不限于高學歷就業問題,兩性婚姻觀,同性戀愛問題,隔代戀愛問題……我常說日劇最善于表現人物角色的內心世界,這部劇里又是一個升華。
新垣結衣飾演的森山美栗就是一個“腦洞少女”,嘗嘗會對生活進行自己腦洞大開的幻想,她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于是和星野源飾演的程序員津崎平匡提出了“契約婚姻”這一看上去荒誕不經的想法,所謂“契約婚姻”,即是女方作為被雇傭者,幫助她的雇傭者男方打理家務,做飯,洗衣等等照料男方,而男方作為報酬為女方每月發工資,兩人并無實質的感情,也不登記,只是作為雇傭關系的一種存在,不過我沒想到的是,查了下,這種情況在日本居然還真實存在,日本還真是有這種“契約婚姻”的情況,也是醉了好吧……
“近年日本流行一種在結婚前男女雙方簽定"婚姻契約"的時尚,除了那本法律承認的婚書以外,雙方還要根據自己的好惡,習慣,再簽定一份由雙方簽字畫押,有的甚至有證人簽字的"婚姻契約",以便達到婚后的和諧,減少糾紛和爭吵.”
再來繼續接著說,劇情很簡單,不用說也能預想到男女同在一個屋檐下,必定日久生情,最后弄假成真,不過這里更耐人尋味的則是男女主角雙方心態的互變,在前十集主要是在男主擁有一個不正常的戀愛觀的自卑心理,因為長年的碼農生活,以至于35歲了還沒有談過戀愛,女主幫他打破心墻,敲開心窗,建立正確的戀愛觀的過程,男女兩人的感情也在前十集逐漸升溫,第十集達到頂峰,而本劇最大的驚喜在于最后一集,第十一集,這集才真正帶給人以啟發,可以說有了前十集的鋪墊,編劇在第十一集是真正想要給觀眾以思考,討論婚姻的本質,第十一集中,編劇向我們展示了什么叫做婚姻,什么叫做生活,當兩人真正準備結婚成為真正的夫妻時,便不存在了雇傭關系了,也就是說女主沒有絕對義務為男主端茶倒水,做飯洗衣,而這一切主要他們二人共同承擔,男主因為工作問題變動,此時也需要女主作為妻子支撐這個家庭去外面找一份正當工作掙錢來維持他們二人的生活,這時問題便發生了,男主工作完拖著勞累的身軀回家時,女主也同樣勞累從外面下班回來,當女主工作累了需要休息,希望男主幫她做飯洗衣時,從未做過家務的男主卻無法適應,于是他們都失望了,他們不明白,他們希望的是成為了正式的真正的夫妻應該更幸福才對,為什么卻還不如當個契約夫妻那樣分工明確而幸福,甚至二人為了怎么劃分房間的打掃位置而苦惱,為了今天誰做飯而苦惱,當初契約婚姻時規定每個星期二為擁抱日,而成為正式夫妻后理所應當的取消了客套的擁抱日,但是兩人卻嘗常常因為生活,工作的忙碌而忘記擁抱……
怎么了,婚姻是枷鎖嗎?我認為不是,婚姻不是枷鎖,婚姻是一種生活,生活本來如此,有人說“一個人是快活,兩個人才是生活”,因為是兩個人在一起,必定是要相互包容的,相互妥協的,我想,編劇起名為《逃避可恥但有用》其實也是想提醒我們,婚姻里的問題只有坦誠的面對,而編劇也在劇的最后給了我們答案,女主前十集一直在幫男主打開心門,而第十一集,無法接受婚后的生活,女主累了,此時則輪到男主主動承擔責任,來安慰女主,真情流露,打動了女主,兩人重歸于好……你看,婚姻正是相互扶持才會長久,如果總有一方操勞,總有一天會累的,借用網上的話說就是:“婚姻的紐帶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精神的共同成長。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在最沮喪和落魄的時候,有他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堅強,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候,你們之間的感情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