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她回來掃墓。
她欣喜的看著那滿眼的油菜花,在陽光里,那樣熟悉,那么燦爛。心里卻再一次提醒自己“我是來掃墓的”。
收起笑容,可心里的歡喜一份不減,沿著小路走著,路旁還是自由自在的茅草,趴地草,開得正盛的婆婆納,一個個爭強好勝的努力綻放著。不過還是懂事的留下一條歪歪扭扭,只供一個人行走的小道……
父親的墳,就在那些燦爛的油菜田間,金色的花兒擋住了視線,廢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弄了一身金色的花粉和露水,卻沒有氣惱,只是可惜有好多棵油菜被人們踩倒了……
看著碑上的名字,確信就是父親的墳,她默默的站了會兒,開始收拾那墳上的枯枝,雜草……
父親,在她的人生里,似乎只停留在那兩個字的表面意義上,是賦予她生命的人。
她腦子里沒有父親的只言片語,甚至連一個清晰的,可回憶的面容都沒有。就算隱約在深處的記憶里,有些零碎的事件,卻完全記不起這個人來。
每年過來掃墓,她都不知道該是什么樣的心情,沒有悲傷,這是她可以肯定的,她試了好幾次,真的,站在父親墳前,沒有一點悲傷的感覺。
甚至沒有任何情緒,只是完成一個儀式罷了。只是知道,那里面埋著她的父親,僅此而已。
每次,堂姐,堂哥們,談論起父親,她都是個默默地聽眾,幸福的沉浸在他們的描述里,堂姐一句“你不記得了嗎”
她瞪著眼睛搖搖頭,于是,她們投以不理解的眼神,甚至是看“白眼狼”的眼神,她默了,低下頭……
“你父親喜歡抱著你在家里跳舞”
“你父親……
是嗎?可是那些并沒有留在自己的記憶里呀!
她有時發呆,是自己太迷糊了吧!以至于,都不記得那些溫馨的時刻?
五歲,也許是太過迷糊的年紀,父親就在自己迷迷糊糊里離開了。永遠的別離了她和母親。
父親的早逝,對于她來說,似乎沒有感覺到變化,她的記憶里都是自己和母親,包括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都沒有什么影響。她感覺自己的心理很健康。
也許對于母親來講,那是不幸的,那是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小時候,她沒有特別渴望過父愛,沒有因為自己沒有,而特別在意過,只是在受了委屈時,會想:如果有父親在的話,也許就沒有這些委屈吧!不過,這也就是想想而已,過去了,就不再記起。
她有時候靜下來想一想,自己也許本就是個沒心沒肺的人吧!沒有父親的童年,她感覺自己依然是快樂的,瘋瘋傻傻的就這么過來了,長大后,總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努力著,似乎沒有因為自己的人生中缺少了一份愛而有什么不一樣的。
反過來想想,如果有那份愛,自己的人生會是不一樣的人生吧,輕笑一聲,也許吧!
在清明節,站在父親的墓前,她從未悲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