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到一句話“結婚要趁晚,離婚要趁早”,讓我想到一個朋友W,他硬生生把這句話演繹成了“結婚趁早,離婚趁晚”的悲劇。
01
W和老婆是同村,但他倆卻是相親認識的。第一次見面,兩人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立馬就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不久就確立了情侶關系。
W的父母對這個準兒媳也是相當滿意,兩家距離近,而且父母覺得W在外漂泊這么多年,也該安定下來了。
訂婚、買房,兩人的婚事立馬就傳遍了整個村子。
都說結婚前一定要同居一段時間,體驗一下婚后的生活,再確定兩個人到底適不適合攜手走進婚姻的殿堂。
某天,W和女朋友手拉手一起逛街的時候,女朋友剛觸碰到他的手掌就很心疼的說:“你看看你,手上全是老繭,一點也不知道愛護自己,以后換我照顧你吧。”
W寵溺得摸了摸她的頭說了聲:“好啊,那你可得照顧我一輩子哦。”
于是他倆便順理成章的開始了同居生活。不久后,W就發現女朋友真是懶得不行,兩人都不愛做飯,只能天天到W的姐姐家蹭飯。更過分的是,女朋友每次洗自己衣服的時候,都把W的臟衣服放在一旁。
那句“換我照顧你”投入到生活中,比“我養你”還打臉。生活就是如此扎心,好像細節真的可以打敗愛情一般。
熱戀的時候說的那些甜言蜜語都是發自肺腑的,可是要付諸行動的時候,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呢?既然心中有了嫌隙,日子注定是過不下去了,偽裝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02
于是W就找到父母表明了心意——不想結婚,但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
“你都三十多了!這姑娘工作穩定體面,在哪能找到這么好的?你就知足吧!”
“可是她這個人不適合過日子,都不懂得照顧人。”
“你都多大了,還需要人照顧?再說婚都定了,房子也買了,鄉里鄉親都知道你倆要結婚了,你現在說不結就不結了,你讓我們的老臉往哪放?還有,你對人家難道一點感情也沒有了?”
W愣在原地沒有說話。
愛情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卻是兩個家庭的事。父母一輩子爭強好勝,這個節骨眼上拒婚,村里一人一口吐沫星也能砸爛父母那可憐的自尊心。
而且W性子軟也是出了名的,好像永遠也不會記仇。家里的哥哥姐姐也輪番來勸他,于是最終還是屈服了。
不可否認,這么久的感情他還是會有一絲絲的不舍,女朋友好像也沒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堪。仿佛把他衣服扔在一旁的這個人不存在一般,就這樣不計前嫌的和好了。
03
都說長痛不如短痛,現在的拖泥帶水只會為以后埋下禍根,讓以后的生活更加糟糕。
果不其然,兩人經歷了這么多,有過痛也有過歡樂,終于走到了登記結婚這一步。到了民政局,才發現這女孩竟然是二婚。
W和家人竟然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稀里糊涂的在老家把婚禮給舉辦了,姑娘也懷孕了?,F在出現這種情況,恐怕不登記也得登記了吧。
說的好聽點, 姑娘不好意思說自己二婚;說的難聽點,W這是被騙婚了??墒荳想著為了家人,為了孩子,還是愿意給她重新來過的機會,畢竟那都是在認識自己之前的事情了。
可是好像很多時候,越是努力想要做好某件事就越事與愿違。生活中的各種煩心小事也能讓他倆大動干戈,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更是家常便飯。
W喜歡打游戲,而他老婆喜歡看書,這本就是不矛盾的事,誰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啊。結果他老婆天天數落他“沒本事,不會掙錢,就會不務正業的打游戲,簡直像個廢物……”W不知是氣是羞,漲紅了臉。
兒子出生以后,W的生活并沒有因為兒子的一天天長大而慢慢變好。他也曾想過離婚,可是看著可愛的兒子和淚眼婆娑央求他的母親,終究是沒有下得了狠心。
現在夫妻倆異地分居,唯一的聯系也就是兒子了,W認為他這么做是為了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殊不知這是對大家的不負責任,孩子在這樣一個畸形的家庭中長大,又談何幸福?
人生路漫漫,就此罷手。后半生還有機會遇到一個共黃昏的佳人,不至于孤獨終老。
04
愛情是花,婚姻是果,開花結果、瓜熟蒂落都需要一個周期。
其實這場愛情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從W意識到兩人三觀不合的時候就應及時終結它。因為自己所謂的不舍,而深陷無法自拔的泥潭;因為自己的優柔寡斷,而讓彼此以及孩子都深受其害。
何必呢?大家都還年輕,以后的生活還是那么的美好,趁早離婚,把它當做一場夢,讓它隨風去吧。
畢竟愛情、婚姻、生活都是自己的,如人飲水般,冷暖自知。別人永遠也無法理解和體會你的感受,也無法經歷你的經歷,更無法代替你過活。一時的妥協,趁早結了婚,看似皆大歡喜,其實里面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能懂。
“結婚要趁晚,離婚要趁早”。愛情走向婚姻,需要雙方不斷的包容、愛護、尊重…這是一件經得住時間考驗的事情。
就如把有棱有角的石頭滾下山一樣,有的石頭相互默契的磨了棱角,最終走向婚姻的殿堂;而有的石頭怎么磨還是那樣鋒利,那就趁早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