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雄才大略,空城計,火燒赤壁,三國中諸葛亮的代名詞真的太多了,他也是在三國中笑傲群雄的人,能入他法眼的實在不多,但在《三國志》中,卻記載了這樣的一位人物,連諸葛亮都說到“運籌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徹遠矣”,沒錯,這個人就是劉巴劉子徹,世人皆知道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卻不知這四請子徹的故事。
劉巴,字子徹,荊州零陵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劉曜,曾擔任蒼梧太守。父劉祥,曾擔任江夏太守、蕩寇將軍。劉巴少時聰慧,很有才干,但是卻有持才傲物的個性,他從骨子里瞧不起雖然同姓的劉備。
劉巴十八歲時擔任荊州曹吏主薄,當時正好劉備前來投靠劉表,當時的劉巴已經很有名氣,劉備就命自己的外甥周不疑向他求學,以便請他出山相助,聰明的劉巴,怎會不明此意,便拼命拒絕了,說道“我那點學問真算不了什么,你讓你外甥拜我為師,就好比摧毀了鸞鳳之艷麗,一頭扎進燕雀的小天的,這怎么能讓他變得聰明呢”搞得劉備灰頭土臉很沒面子。
第二次是在赤壁大戰之前,劉備與曹操大戰于長坂坡,當時劉備帶領廣大老百姓開始逃難,荊州有頭有臉的士族們都跟著劉備,加入逃難大軍,只有劉巴北上投往曹操,劉備、諸葛亮相續請他留下,但他卻執意投靠曹操。
曹操對于劉巴的到來喜出望外,但劉巴的運氣實在不好,不久曹操敗于赤壁,劉備奪取長沙、零陵等地,劉備入零陵后,聽說劉巴在此,求賢如渴的劉備不計前嫌前去拜訪劉巴,才發現劉巴已經逃走了。逃到了交趾(現在的越南)。在出逃之前,諸葛亮曾情真意切的寫信請他歸降,劉巴卻回復:“受命而來,不成當還,此其宜也。足下何言邪!”
劉巴為躲避劉備,有前往投靠劉璋,張松因受氣于曹操,便回來勸劉璋聯合劉備抵抗曹操,六章沒有主見也就同意了。
劉巴建議:不要接納劉備。備,雄人也,人必為害,不可入內也。劉璋不聽,后張松暗通劉備的事情敗露,劉璋才知劉巴當初的建議是對的,但此時大勢已去,劉備奪取益州之后,號令三軍,誰敢加害劉巴,就滅他三族,后來士兵抓到無法逃身的劉巴,劉備大喜。
劉備在此盛情相邀,諸葛亮也寫信苦言相勸,走投無路的劉巴只好謝罪歸附,自從劉巴上任以后諸葛亮的工作負擔減輕很多,法正去世后,劉備將劉巴晉升為尚書令。劉巴與張飛的關系很是緊張,劉備比較反感對諸葛亮說道:劉巴這個人才智超人,如果無人替代,那就用他,如果有人替代,那就不用他。諸葛亮說“運籌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徹遠矣”
關于劉巴冷落張飛的事,東吳智囊張昭是站在劉備這邊的,認為劉巴太過分,但吳主孫權卻又另種看法:如果能扔劉巴隨波逐流,取悅劉備,他又怎么稱得上高士。
劉備稱帝第二年,即蜀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劉巴病逝,享年三十九歲。
文章僅供參考,不做實證
還有更多故事、笑話、測試、怪談、情感等美文與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