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遲到的作業,在六哥的【選擇自己知識管理訓練營】都已經結束快一個月的時候,才提交這份主題閱讀的讀書筆記,實感慚愧。
年初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每個月完成一次主題閱讀,這個一月份的閱讀輸出完成后,我需要立即做二月份的主題閱讀了,希望筆記不要再拖延了。
本次作業的主題閱讀選擇的是六哥給的書單,關于【知識管理】主題的。選擇書單給了三本,其實應該還有補充。主題閱讀后續也是需要根據書單的書單的更新,而不斷更新筆記和刷新知識體系的。
原先三本書中,田志剛老師的《你的知識需要管理》已經買回來了,只是未開始閱讀,正好,這次通過主題閱讀,根據六哥的方法一次性啃完。
主題閱讀的方法是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不論是快速閱讀還是主題閱讀,都需要一定時間的“刻意練習”。
前面每本書共用時2個番茄鐘完成速讀,根據目錄和主題閱讀的黃金圈法則問題貼標簽。之后將三本書的全部知識內容,大概整理在一張紙上,對碎片知識進行系統整理。
根據黃金圈法則:what/why/how原則,對三本書上的內容進行梳理和匯總。
1)什么是知識管理
個人知識管理是針對自己的目標知識領域,從信息數據到知識的獲取、保存、使用、分享和創新過程。
在《你的知識需要管理》這本書中,更系統提出了在知識管理過程中,主要面對的問題:
持續學習→知識載體→團隊協作→知識的價值→創新知識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主要理念還未有做過系統的認知。比如:持續學習的目的是什么,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我們的知識如何儲存,從哪里獲取知識最有效,通過哪種方式實現知識的價值。
在互聯網紅利時代,知識型IP都是通知知識共享來實現自我的價值。這也是很多人為什么都要學習知識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吧。
知識什么是知識管理了,就如上面所說,為什么要做知識管理。在這個信息爆炸,知識碎片的時代,如何讓知識能系統的構架并有效的輸出,并且實現知識變現的能力,就是知識管理的作用。
三本書對于如何做知識管理都做了詳盡的解釋和操作方法。概括一句話即是:有目的地學習某知識領域,有效的分類方法和標簽,有意進行知識分享和深入理解,將知識化為己用并持續學習,并根據市場需要進行創新,形成個人品牌。
每本書都用心為讀者推薦知識管理的方法,讀在這里,有一定的個人總結,知識的前身都是書面上的文字,前期的輸入整理也很重要。重在理解和應用。
每個知識都需要反復地練習和應用,才會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和方法,這就是將知識化為己用的有效途徑。
通過這一次主題閱讀的嘗試,對主題閱讀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和理解。較之前要花很多時間去搜索網絡信息、碎片化文字處理和整理來說,這種方式更省時更有效。
現在對于知識管理也比較有信心處理,不再認為陌生知識領域的可怕,而是像攻克難關一樣,一一打怪升級。
堅持和練習,是我們想要實現學習的必備能力之一。爭取每個月實現主題閱讀的獲取,豐富自己的知識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