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吃完飯以后,收拾好廚房就被童夢澤叫坐回椅子上,她要給我和爸爸上課。她像個小老師一樣,用一根鉛筆做教鞭指著墻上的公交車圖案,問我們:“為什么這個車是綠色的?”我想大概她真正想問的是其他問題,就說:“這是一個綠色的公交車”。她趕緊說:“媽媽,你回答的很好!”可惜今天沒有貼紙,不然她就屁顛屁顛的跑過來貼紙了。她給我和爸爸一人發了一張她在學校做過的紙頭。其中有一張是有響聲的小路,她說,“下面我來給你們讀首詩。”她就回到墻跟前假想的黑板前,開始背誦起詩來。“樹林里有一條小路,上面鋪滿了葉子;小花貓走過,噗嗤噗嗤的響……”她一口氣背完,還沉浸其中。她爸爸一臉興奮地問,她讀了幾遍記住的?我就笑他,你是不是被你女兒感動的要哭了,他就直笑。
我挑繪本的時候,特別會留意多樣性,不管是畫風、語言還是故事類型。也因為多樣性,所以每次我都挑不一樣的書給她做睡前閱讀。她爸爸就不一樣,整個半年,他讀的總是那一本。前兩天我偷偷的收起來了。他沒有找到,于是拿了它的姊妹篇《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童夢澤問,那個馬戲團的呢?他爸爸說,找不到了,看這本吧!童夢澤說,好吧!這本也已經好久沒有看了。然后,他爸爸翻開這本講起來,雖然講了很多很多遍,他們父女兩個還是沉浸在優美的畫面和文字里,吸引的我也跟著一起又看了一遍。
生活中,總有那么些時刻很像詩,似乎從繁冗中掙脫,身邊的人都高高興興、心平氣和的,做什么事情都不需要特別的努力,做本身就很滿足。
距離我上一次工作日的早晨在家辦公應該已經將近1個月了。早晨總是著急慌忙,一點點消磨掉飽滿的熱情。那些沒有洗的碗筷,沒有收拾好的臥室,甚至等待水燒熱都能讓我沮喪。更別提還有一些工作上的瑣事要提前處理完。把這些忙完坐到凳子上正式開始補昨天的每日書,心里覺得空蕩蕩的。幸運的是,寫完上面的文字的過程,感覺又被充滿。
如詩般的生活,并不總是一帆風順。詩,有時是百無聊賴時的自娛自樂,有時是身心疲憊時的超脫,有時是遭遇不公時的自我嘲解……好的詩人,大概也是勇猛的生活者,能在這些情境中自如切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