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才二十多歲年輕漂亮的女人上節目尋求幫助。她和她老公的故事是這樣的:
她和她老公在談戀愛期間不小心懷孕了。為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她和她老公結婚了。她跟主持人說她是離開父母千里迢迢跟隨老公到一個陌生城市生活的。剛開始,她心里想只要老公對自己好,遠離父母也無所謂。
可是,結婚之后,她發現她老公整個人都變了。她老公不僅對她越來越冷淡,而且還在外面亂搞曖昧。那時她正在懷孕期間,她以為是自己在特殊時期,老公對自己冷淡是正常的。等孩子出生了她老公就會恢復戀愛期間的熱情。
誰知道,孩子出生后,她發現她老公不僅沒變,反而對她越來越冷漠。為了引起她老公的注意力,她經常提離婚,可她老公對依然她不理不睬。
于是乎,她竟然用非常愚蠢的方法來換回她老公的熱情,她以為她和別的男人搞曖昧,她老公就會吃醋,會因此改變他那冷淡的態度。可她這樣做不但挽回不了她老公的心,反而讓她抬不起頭來面對她老公,她心里一直存在著罪惡感。
她對她老公的表現實在是失望透頂,她就離開那個家,堅決要跟她老公離婚。而她老公對主持人卻說他不能離婚,因為孩子需要母親。他辯駁道他搞曖昧是因為剛結婚那時自己太年輕了,不成熟做錯了事。他還說他可以容忍他老婆對他的不忠,但是無法原諒。他還說有一次他們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吵著要買10元的玩具。他當時沒帶錢就向她老婆借10元,可她不但不給,還當著孩子的面在廣場上給他一巴掌。后來還跟他爭搶孩子。
情感專家們建議他們離婚。因為他們一個冷漠,一個卻在不斷自降身價。這樣必然導致他們的感情破裂。
這種的結局,男女方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年幼就沒有母親的陪伴。由此可見,我們需要的是一位合適的、理想的伴侶。怎么樣找到合適的、理想的伴侶呢?我們先來聽一個故事:
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沒有直接回答卻讓他們走麥田埂,只許前進,且僅給一次機會選摘一只最好最大的麥穗。
第一個弟子走幾步看見一只又大又漂亮的麥穗,高興地摘下了。但他繼續前進時,發現前面有許多比他摘的那只大,只得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弟子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后面還有更好的。當他快到終點時才發現,機會全錯過了。
第三個弟子吸取了前面兩位的教訓,當他走到1/3時,即分出大、中、小三類,再走1/3時驗證是否正確,等到最后1/3時,他選擇了屬于大類中的一只美麗的麥穗。雖說這不一定是最大最美的,但他滿意地走完了全程。
從這個故事,這三種選擇無外乎是我們的三種人生狀態,我們能從中發現一些需要我們去深思的東西:
第一:找結婚伴侶不能太過草率。
草率選擇會錯過一些更好的選擇,就如同第一個弟子那樣。他初入社會,就選擇了伴侶,以致遺憾終生。我們剛走進社會,對人和事的了解太少,我們的見識太淺,我們的想法還很幼稚。在這樣的條件下選擇伴侶是無法做到理智和明智。我們應該在社會上多磨練磨練,努力讓自己的心智變得成熟穩重,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找什么樣的伴侶。
第二: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
在沒有遇到合適的戀愛對象之前,失戀或是被人拋棄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要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每段愛戀,直到找到合適的伴侶為止。我們不能像第二個弟子那樣朝三暮四或是畏首畏尾的不敢做出選擇,以致到盡頭都沒找到伴侶。
第三:尋找伴侶需要付出真心和耐心。
大家都知道初戀一般都是失敗的。我們不能因為初戀失敗了就不再相信真愛的存在了。初戀的失敗只能說明初戀的對象并不適合我們,我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會遇到合適的戀愛對象和伴侶。就像第三個弟子那樣,通過對比找到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在大類中找到理想的伴侶。
因此,尋找理想伴侶不能像第一個弟子那樣在初入社會的時候做出選擇,也不能像第二個弟子那樣因為害怕選擇錯了而不做選擇,以致錯過時機。我們要像第三個弟子那樣通過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耐心地了解清楚其中的奧秘,然后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