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晨讀感悟-父母也要有“核心競爭力”
職場中人,在立穩自己的崗位之后,如想晉升,需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樣,為人父母,也要在育兒路上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小麗,女孩,9歲,媽媽,很有自己的想法,對孩子的養育,不會用市面上流行的任何一派,她會仔細觀察自己姑娘的性格特點、發展階段,然后再根據自己和家庭成員的情況作相應的育兒方式。
比如,當她發現姑娘太過謹慎,走在路上即使只有8厘米的小溝,都要停下來猶豫很久不肯過時,她會決定每天早上帶孩子去家附近的一個公園。在公園的大草坪上,爸爸媽媽跟孩子一起觀察掉落樹葉的樣子,研究小蝸牛的攀爬,用腳去踩一踩樹葉感受一下大地的力量……
在孩子成長路上,媽媽擅長中英文,所以負責給孩子英語、語文和藝術等方面的支持。爸爸是標準理工男,負責科學、歷史和運動。父母倆就像是羽毛球場上配合默契的雙打運動員,總是互補互助的出現在孩子生活中。這樣的父母跟孩子之間的互動,也是非常通暢,親子關系的和諧,讓孩子在穩穩的成長中,潛移默化地吸收了父母各自不同的優勢。從這個姑娘身上,可以明顯感受到來自父母身上的那些閃閃發光的可貴之處。
小明,男孩,9歲,媽媽原本也是高材生,但是在育兒方式上,卻很少有自己的定見,總是會去學習其他流行的教育模式。比如,小的時候,覺得要給孩子足夠的愛與自由,就一切都以孩子的需求為中心,喜怒哀樂都因孩子而起。等孩子進入學知階段,又覺得周圍環境都是要孩子多學早學,所以又馬上給孩子報好多好多班。在小明身上,很少能看到父母的痕跡,基本上都是時下最流行的“育兒”方式。
世上既然沒有一模一樣的兩個人,自然也沒有一模一樣的父母。再多的育兒理論,都需要拿來后取其精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綜合調整為自己的育兒方式--即屬于自己的育兒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