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個輪回,我們都在錯過。長大以后,開始慢慢懂得,有些東西一旦錯過了,就是一輩子。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一切都在變。人,尤其如此。守住一個不變的承諾,卻守不住一顆善變的心。有些時候執著是一種負擔,而放棄才是一種解脫。
當我發現再做什么也是徒勞的時候,不知道是時間消磨了情緒,還是人與人之間本就是合分的一個過程。主觀能動性再強也打不破隔閡帶來的沉默,路過的人好多,你也只是其中一個。
似乎每個人都愛過一個這樣的一個人,TA并不是有多完美,可能并不符合自己想象中另一半的樣子,可是TA的出現卻深深的烙印在生命里,揮之不去,哪怕最終TA會離去,再次聽到TA的名字時內心也會波瀾難平。那個人或許被稱之為初戀,或者也被稱之為真愛。
大概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是有期限的,再親密的人都會有分開的一天。沒有人會陪我們走完一生,在所有的關系里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只能陪我們走或長或短的一段路。
安可說,熱戀的時候要享受人生,失戀的時候再反思人生。這樣人生得意時足矣盡歡,黯然神傷時難得清醒。
如果故事的開始安可就知道25歲那年終會和方宇的感情戛然而止,是否彼此的人生就會不同,如果一開始的時候,就知道結局,那么會不會多珍惜一點?可惜人生有很多種可能,唯獨沒有假如。
02
張懸輕描淡寫的唱著:“揮霍和珍惜是同一件事情。我擁有的都是僥幸,我失去的都是人生。當你不遺忘也不想曾經,我愛你。”
在愛情里,揮霍和珍惜是同一件事情。
人生本是一場錯過,不論哪個人曾經對你多么好。不論那個人曾經對你多么好,珍惜也好,揮霍也罷,時間到了,一切都會消失。
大學生活剛開始的時候偶然開始的感情,彼此看不清模糊的未來。只是那個在青春年少喜歡把愛情當做消遣的年紀,認真了一次。可是方宇選擇了聚會美酒,游戲旅游,與他而言,沒有比及時行樂更重要的事情。他有資本過這樣的生活,家境優越,長相帥氣。而安可背負著理想努力的生活,用心寫作,兼職工作。她心懷夢想,對于世界和生活抱有不竭的熱情。
這樣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卻陰差陽錯的走到了一起。方宇常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出現在安可的世界里,告訴安可他生活里的憂傷快樂。當安可一次又一次的送給方宇她自認為無可替代的禮物,方宇卻又不知道隨手放在了哪里。
人們總是在年輕的時候揮霍愛人的耐性,讓她一味地等待、付出。可是那個時候誰都不知道,總是這樣孤單守候,總有一天她也會累的,而感情也會慢慢變成一場角逐。
年少的方宇和安可相逢在青春的路上,照見彼此的悲喜,有風吹過,有愛來過。卻最終被他們,一起錯過。
03
大學畢業以后,他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城市。兩個人沒有說分手,聯系卻越來越少。一開始方宇忙著找工作,后來又忙著穩定下來。始終忙著自己一個人的事,卻忘記了給安可一個未來。
米蘭·昆德拉:"遇見是兩個人的事,離開卻是一個人的決定,遇見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愛的,不愛的,我們一直都在告別。
方宇問安可,你是不是愛上別人了。
安可說,沒有,我們分手吧。
安可知道,這段感情已經結束了,方宇試探性的問題,只是希望她有一個肯定的答案,然后順利成章的分手。安可沒有罵他,沒有任性的說再見,沒有說那些難聽的話。她說了無數次,我愛你,我愛你,我愛你……好像把這輩子對方宇的愛都說完了,聲嘶力竭,方宇始終沉默著,最后,安可無力的掛斷電話。
就這么結束了,安可不敢想,或許是方宇已經愛上了別人。
那個男人曾經說過,愛情沒有先來后到,如果不被愛的那個人,就是相愛那一對的第三者。
安可永遠不會做方宇口中的第三者,所以他不愛了,她離開了。
自此,不管方宇在哪所城市,理了怎樣的發型,坐上了幾路夜班車,是喝著冰可樂還是熱咖啡,是在夜色中奔跑還是已經入眠。或許正在通話中,或許手機已關機。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再也和她沒有關系了。
04
后來,安可聽說方宇要結婚的消息。
再后來,她在別人的朋友圈里看到了方宇的結婚照。
當她看到一個陌生的笑臉在方宇的身側,一臉幸福,那么般配,卻也是那么刺眼。恍惚中,她曾幻想過無數次的場景,終究是其他的女人替她實現了。
多少次以為已經告別了,卻自欺欺人的想著,他還在。其實真正的告別,是他開始了新生活的時候。
多少人相愛,只是相見恨早。有時候,我們希望那個人還會回來。可是我們沒法用一長段的時光去等一個人不確定的人,人生一旦走上了分岔路,即使留有遺憾也很難再追回。失去的東西盡管能回來,也已經不再是當初的模樣。
你當時想要一杯酒 ,我只有一杯水 。你把水倒了, 可你最后也沒喝到酒。人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糟蹋以后,才開始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見 ,而我希望你能明白,覆水難收。
后來,安可再愛上的人都不敢像他。人生遇到的每個人,出場順序很重要,很多人如果換一個時間認識,或許就會有不同的結局。陪你酩酊大醉的人注定無法送你回家,陪你走過青春的人也很難步入殿堂。有些感情,只能止于唇齒,掩于歲月。
人生是一場錯過,愿你別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