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時空創造的終極智慧

老子是人類歷史上最早、最偉大的時空論者。

老子的「道法自然」是人類文明真正的重心!道乃自然,宇宙之大,唯“時空”兩字,在大宇宙中,除了時間與空間是永恒不變的絕對存在以外,還有一種永恒而多變的陰陽本質,以陰陽交構而生萬物的絕對性,亦同時存在于大宇宙的概念中。所以永恒不變的時空和能夠永恒多變的陰陽本質的同時存在,才是大自然的實相。

老子說:「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意思是說:最有利的容蓄空間,是未經容蓄的空間,所以它能容蓄;最不利的容蓄空間,是因為已經有了容蓄,所以不能容蓄。

可知「德」字所說的是,空間的容蓄性狀。

道,「生之」,德,「蓄之」,所以道主動,而德主靜,即時間具有動態性,空間具靜態與被動性。

老子說:「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已說盡了人類的終極目標和方法了。這亦是宇宙間無窮無盡、綿綿不絕的源力,才是造福與利人的終極。正確的自然觀,必須是,自成于不自以為「是」,不自以為「非」的無為狀態,才是真正的自然狀態之意。

這種大自然的實相是沒有主宰,都是要提醒人類,不要執著于人間器皿,以瓶瓶罐罐封閉自己。而必須打開心靈的門窗,吸收大自然的陶冶,擴大心靈的空間,了解大自然運動空間的大小就愈懂得靜止的可貴;懂得生命的歸零原理與作用,就是所謂超凡脫俗的人。

學識與經驗可比是制成「成見」之器的材料,人的學識與經驗越豐富,成見就越深厚,容納智慧的空間就越小。

老子說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用,有車之用。

如果,我們能夠將學識,經驗的材料,制成由30根輻條所拱起的輪子,組成「車」的話,那么輪殼以外無限的自然空間,豈不就可任由我們自由自在的運動了嗎?

滾動;翱翔于無限制的大自然空間,就是接觸智慧,獲得智慧的唯一無上妙法!

老子更高的境界是,和其光而同其塵。老子的意思是直接將自己融入「時空」當中,與塵埃一起運動的靜止狀態。

人必須有智慧才能創造。

老子的道德經就是開啟智慧之門的一把鑰匙!

智慧和人所能運用的空間大小成正比,人所運用的無形空間范圍越大,智慧靈性的范圍就越大。

老子好像一開始就知道人類的這些必然的過程和結果一般,所以他所說的問題,都是直接困擾人類的最原始的根本問題。老子思想的特色之一是不談理論,他重視人與宇宙之間,一切事物的實現,和維護自然的原貌。他只說明問題的關鍵,讓人人能夠看得見宇宙玄關的實相,只要看的見,我們就能夠「跨越」,就像進入另一個時空的世界一樣。

?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