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科技探索“VR+文化產業”無限可能

近兩年,VR(虛擬現實)火了,從專業走向了公眾,并在傳統文化產業的諸多方面得到令人驚嘆的應用,如音樂會現場的VR直播、沉浸交互式的VR電影、VR美術館、VR博物館及各類文化藝術展覽等。在此文里,目睹科技將帶領大家共同探索“VR+文化產業”的無限可能。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喻國明曾表示:“VR最重要的特點是技術搭臺、文化唱戲。技術一旦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其本身就不是最重要的,能否呈現出一種在VR平臺上的文化多樣性、想象力、侵入感的產品則更為重要。”這也就強調了“內容”是推動VR行業升級的關鍵。在各種硬件產品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內容的極度缺失為不少文化內容生產廠商帶來了機遇,例如廣電企業、傳媒公司、新媒體行業等等。

1、VR+廣電

中國廣播電視產業正進入全媒體時代,央視、湖北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等廣電企業依托網絡傳輸、資源IP、用戶集成等天然優勢,在VR風口下積極探索生態模式,并廣泛用于新聞事件、盛典晚會、綜藝節目、紀錄片等。

就拿廣東衛視來說,選擇VR直播南方盛典這一最快的方式進入了VR領域,在直播的同時制作現場VR全景漫游圖,觀眾可以通過PC網站、手機APP或者微信、QQ社交平臺等360度觀看頒獎現場,成為盛典的“親自參與者”。此外,VR錄制和點播同樣是廣電VR業務之一,比如在無錫廣電春晚VR直播之后,目睹科技將現場VR視頻上傳至“智慧無錫”客戶端的VR頻道進行回放,當然,還可將VR視頻上傳到優酷VR、愛奇藝VR等內容平臺進行展示。

▲廣東衛視南方盛典

作為VR直播領域的引領者,目睹科技發布了最完整、最高效的廣電VR直播全解決方案,通過VR直播制播云服務,快速推進傳統廣電節目VR化,將傳統頻道直接升級為VR頻道,涉及媒體生產、發布、播放等各個環節。同時,目睹科技融合“公有云+私有云”的部署方案,進一步提升云端服務的應用價值,保障廣電VR直播內容的高度可管、可控性。

2、VR+傳媒

目前,已有多家大型文化傳媒類公司涉足VR領域,主要通過VR影視、VR廣告、VR直播等內容制作切入。其中華策影視、光線傳媒、奧飛娛樂頻頻入股相關公司,國傳云媒、天聞傳媒更是與目睹科技建立戰略合作,布局VR生態的打造。此外,傳媒公司還會做VR文化產業的真正執行人,拍一段VR視頻、做一個VR宣傳片、做一場演唱會VR直播并在現場設立VR體驗區等等。例如蘭亭數字聯手青年演導林菁菁拍攝了國內第一部VR電影《活到最后》,華策影視推出了VR版《誰是大歌神》等等,種種跡象表明VR內容在不斷的向精準化和多元化發展,傳媒公司需抓好機遇。

目睹科技為傳媒公司的VR業務體系提供后端云服務技術支撐。例如一鍵式的VR直播技術平臺,將全景視頻采集、處理、分發、播放、互動集成一體,使得傳媒公司只需準備一臺全景相機便可輕松獲得VR直播能力,并快速開展VR視頻業務。

3、VR+新媒體

在新媒體技術手段不斷更新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建立新媒體部門,自己開發客戶端、充分利用商業新媒體平臺,進行媒體融合,打造新媒體矩陣。隨著VR的出現,新媒體的發展迎來一陣暖風。

▲光明網“鋼鐵俠”神器

VR新聞、VR直播、VR視頻等都是媒體把握VR風口的途徑。例如全國兩會新聞事件,光明網去年拍攝與制作VR全景漫游圖展示現場,今年升級VR,直接打造“鋼鐵俠”神器,通過目睹科技提供的便攜式移動VR直播方案進行兩會現場直播,讓觀眾以第一視角了解國家出臺的政策,屬全國兩會首次VR直播。

說到新媒體,就不得不提下微信,它不僅是社交平臺,更是新媒體陣營中的標兵,而目睹科技自主研發的高性能H5全景播放器更是完美支持微信端觀看,完善了新媒體VR業務。其實,無論把VR理解為新媒體或是媒體工具,它對新舊媒體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意義。目睹科技專注VR直播技術底層研發,助力媒體融合,革新文化產業發展。

結語:文化與科技都是處于動態創新的發展過程,科技創新、文化創意交融發展是必然趨勢。在不久的將來,VR+文化產業會愈發豐富,使用也更加便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