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2017年,就這么過去了。
這一年,“唱民謠太窮”的趙雷終于火了,但早就火了的樸樹,卻依然很窮。
一曲《送別》兩行淚,懂他的人跟著他一起流淚,不懂的人,片刻也不曾關心這多情的眼淚。
這一年,喪偶式婚姻火了。
“老公一個月給你11萬但不回家,你干不干?”一句無意間的吐槽,卻引得千萬網友爭先恐后表示,“這樣的老公給我來一打。”
理想告訴你,結婚找個愛你的,但現實總能輕而易舉地毀滅一個人的愛情觀,比起真心,我們更相信錢。
這一年,香奈兒火了。
35000元的上衣洗一次就掉色,你心疼,但別人卻告訴你“我們的產品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洗滌的情況。”
原來,貧窮真的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有錢人的生活,不是想想就能體會到的美好。
這一年,比特幣火了。
年初還是1000美金的虛擬貨幣,看不見摸不著,這個月竟然瘋漲到了一萬美金的歷史最高位。
別人一覺醒來銀行賬戶就多了幾套房,我們卻還在拿著六位數的密碼保護著兩位數的存款,靠著幾千塊的月薪,還著上萬元的貸款。
這一年,中年危機火了。
80后想死不能死,90后各種被毀掉,心存僥幸的70、60后臨到年關,仍沒能逃脫被調侃的命運,成了年輕人口中的“油膩男人”。
但說到底,這只是一群窮苦百姓的集體自嘲,你沒錢我沒房,你半斤我八兩,五十步笑百步,樂呵樂呵得了。
這一年里,隨手打開新聞:
許家印半年身價上漲2000億登頂中國首富,騰訊股價一年上漲109%,阿里市值直逼3萬億人民幣的新聞層出不窮,別人家的money越掙越多。
然而,你發現,這和你沒有半毛錢關系。
頂著白領的頭銜,干著搬磚的活,過著吃土的日子,你還是你。
從一窮二白的單身狗熬成兩袖清風的黃金剩斗士,除了發際線上移,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枸杞、保溫杯和30未婚相親角上的牛逼簡歷。
2017年,你要問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會告訴你,窮。
你要問別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99%的人還是會告訴你,窮。
01
在中國,任何一個有人的地方,話題里都少不了談錢。
談股票、談房價、談工資、談年終獎、談福布斯富豪的八卦日常……
國民老公換了一批又一批,國民老爸卻始終是“兩馬一王一李”。
以前我們也談窮,但窮不丟人,那時候每個人都窮,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
現在我們談窮,是因為誰都不想窮,錢買不來健康,但能買得來快樂,每個人都守著自己一夜暴富的白日夢不愿醒來。
上上周,中興程序員跳樓。
26層樓的高度,是他離死最近的距離,卻也是離家最遠的距離。
很多人不解,40多歲的人,年薪幾十萬,還拖家帶口的,你憑什么自殺。
我沒法反駁,也不敢反駁。只是想起一段話:
“現代人的崩潰常常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
看起來很正常,會說笑、會打鬧、會社交,表面平靜,實際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會摔門砸東西,不會流眼淚或歇斯底里,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積累到極致了。”
在賣笑的年紀,一個中年男人的窮和富,不是看他手里有多少錢,而是看他能給一個家庭多遠的未來。
那張裁員通知單真正要命的地方,是它讓一個男人的未來,窮了。
廣告
去逛逛
02
還記得今年8月份的那場“天鴿”么?
14級的超強臺風,大樹都被攔腰吹斷,53歲的周榮卻站在狂風中,護著自己的小貨車。
他傻么,他不知道命比紙貴么?
但他就是那么做了,而且像周榮一樣的人比比皆是。
“患癌父親為了兩塊錢不吸氧,把錢省下來給女兒”;
“26歲小伙從事高空直播,為了10萬塊不慎墜亡”;
“身患重病的70歲老人為了不拖累兒女,在深山里靜靜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們傻么?我不認為。
窮和富都是難以具象的詞匯,你看不到有些人的繁華似錦,同樣也體會不了有些人的無可奈何。
誰都知道活著好,但有時候人的命吶,就是比紙薄,不賣命,不得活。
而且,這種“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是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
因為窮越來越讓人們的焦慮變得真實、清晰和沉重。
03
以前租個學區房就叫富,現在帶著孩子全世界旅游也說自己窮;
以前手里握著幾十萬,出門就被別人喊老板,現在買個車你不保100萬都不敢上路,開著寶馬,也得提防別撞著別人的蘭博基尼;
以前去商場買換季衣服別人夸你會過日子,現在去商場買東西,別人都罵你敗家,一件衣服打完折還好幾百,隨便逛逛半個月的工資就沒了著落,“腦子進水的人才去實體店”;
幾乎所有的人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錢越來越不值錢。
十五年前,你看馮小剛的《大腕》,會覺得李成儒演的那個精神病人的確腦殘。
現在再看,只會覺得導演太他媽太牛逼了。因為你工資上漲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我一個朋友三年前手里攢著兩百萬想要買套50平的小戶型,只不過一直觀望遲遲不肯下手。
結果連著等了半年,房價一平米就漲了幾千塊,還沒有停下來的勢頭,后來他多花了20多萬才買下那套房,腸子都悔青了。
04
2017年,大家還喜歡提一個詞——“中產”。
社交軟件、網絡論壇、飯桌上、地鐵上,總有一群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為中產階級焦慮著、憂愁著:
“中產階級的悲慘現狀,有車有房但很窮”;
“中產階級的最大焦慮,不是沒錢,而是……”;
“中產階級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
問題層出不窮,關于中產階級的標準,卻始終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
但,毫無疑問的是,中產階級的門檻在不斷提高。
以前你有200萬存款就可以擠上中產的船,現在有800萬可能也只能站在圈子外面嘆口氣。
而且,現在的中國人比以前要聰明很多。
以前大家喜歡用數據說話,喜歡聽專家講話,但現在,中國人只相信自己的經驗和看到的現實。
即便中國的基尼系數在過去的10年里,從0.6降到了0.465,但明白人都清楚,貧富差距在越拉越大。
05
一個同事和我調侃。
讀書的時候,自己記得最深的一句話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只是直到現在才真正做到——每天早起捫心自問,“有錢了嗎?如何有錢?何時有錢?”
錢逼著人不得不瘋狂成長,變得野蠻,變得現實。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話:人能夠做他想做的,但是不能要他想要的。
這對茍延殘喘的都市偽精致打工仔來說,實在是剜心窩子的痛楚。
但即便如此,生活也并非一層不變。
以前你窮是干窮,現在你窮至少還可以發個朋友圈,賣賣慘。
以前你窮沒人會懷疑,現在你說自己窮,別人更可能會會心一笑,反正年薪百萬的人也在自嘲,你是不是窮已經不重要,哭哭窮,是時尚。
而且,窮也有窮的好處,窮久了,習慣了,反而學會心平氣和了。
以前剛工作的時候,總想著多掙錢,能接的活拼了命也要接,能加的班拼了命也要加,管它熬幾個夜,只要給錢啥都行。
后來發現,日子真的很長,太用力了反而過不好。
四十歲都沒過,又是高血壓,又是脂肪肝,走路腿疼,坐著腰疼,跟老婆睡個覺,還因為打呼嚕被一腳踹下床,實在不值得。
所以說,最近流行的“佛系”一詞,真的是深得人心。
“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這不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日常嗎?
當然,這也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誰都知道,我們在2018還有一個雄偉壯闊的夢:何以解憂,唯有暴富。
閑著沒事的時候,買張彩票吧,運氣是一回事,買是一回事,馬云不是說了嘛,人活著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 ? 微信:? chaohui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