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shù)據(jù)分析八大能力》
能力一:收集信息能力
能力二:溝通需求能力
能力三:定義問題能力
能力四:梳理流程能力
能力五:定義標(biāo)準(zhǔn)的能力
能力六:尋找原因的能力
能力七:提出建議的能力
能力八:總結(jié)匯報的能力
2
領(lǐng)導(dǎo)者講話腳本模板
第一,用抓手來吸引聽眾。抓手內(nèi)容可以是對聽眾友好的問候,或是對前面討論的引述,或是延續(xù)某人的觀點。
第二,陳述要點。這部分涉及你的觀點,是即興講話腳本的核心所在。
第三,建立結(jié)構(gòu)體。本部分為講話要點構(gòu)建令人信服的案例,并提供明確的、有說服力的論據(jù)。
第四,以呼吁行動結(jié)束。講話要點要轉(zhuǎn)化為行動,這部分講話即起到喚起行動的作用。——摘自《即興演講》
3
這是一個個人主義抬頭的時代:個人利益凌駕于群體福祉,個人意見往往成為唯一能接受的意見。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們不應(yīng)只顧自己的利益,不要過于自以為是,而要學(xué)會多聽別人意見,考慮各方看法,協(xié)力實現(xiàn)夢想。這是一個資訊爆炸、是非難辨的時代:每日在網(wǎng)上流傳的資訊,媒體發(fā)放的消息,為我們帶來不少沖擊。但事情往往不是表面看來那么簡單,是非黑白往往需要仔細(xì)分析,深入了解。這是一個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時代:金錢、地位、權(quán)力,已經(jīng)成為世人追逐的唯一之物,道德和價值觀的培育,卻漸漸被人遺忘。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但愿你們不要讓利益掩蓋良心,以厚德載物自許。我們所追求的,理應(yīng)是較名與利更能持久的東西。能恪守道德,做好本份,不要為了個人利益,埋沒良知。
4
【教子智慧分享[玫瑰]父母就是孩子通向社會的演練場,如果在父母面前,孩子都畏首畏尾、謹(jǐn)小慎微,不敢出一丁點兒錯,那在社會中,他們很難自信獨立。
5
借李鴻章對聯(lián),恭祝大家早上好!
? ? ? 上聯(lián):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
? ? ? 下聯(lián):祈壽年無須服藥,但愿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可為地上神仙。
6
如果有卓越的才華,就要看準(zhǔn)時機把它展現(xiàn)出來。因為互聯(lián)網(wǎng)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機會,所以對有能力的人來說,擁有多重身份將成為一種工作常態(tài)。
今天分享的書是《認(rèn)知盈余》,掃碼閱讀。
7
給生命一個微笑,用微笑面對人生。就如蒼鷹自信地去搏擊長空,就如河流歡快著去融入大海,我們的生活將因微笑而美麗,人生將因微笑而成功。
8
戀愛的最好狀態(tài):兩個人有各自熱愛的事業(yè),工作結(jié)束回家膩歪在沙發(fā)上,陪孩子或看電視,你最好是個會做飯的男人,我們一起做飯一起打掃房間,彼此微笑,晚上抱著睡去,早上彼此吻別去工作,一起旅行,一起看電影,一起逛街,有什么話首先會對彼此說起。簡簡單單干干凈凈,如剛洗過的白襯衫。 ???
以上有點理想,其實男女之間能有感覺 各方面都合拍就可以在一起了 其實真沒什么高深的學(xué)問。
你什么時候隨緣,什么時候就順利
當(dāng)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
我們執(zhí)著什么,往往就會被什么所騙;我們執(zhí)著誰,常常就會被誰所傷害;所以我們要學(xué)會放下,凡事看淡一些,不牽掛,不計較,是是非非無所謂。 ????
生活如果不寵你,更要自己善待自己。這一生,風(fēng)雨兼程,就是為了遇見最好的自己。
9
醫(yī)生常說的少糖,主要指精糖,比如白砂糖,綿砂糖,還有部分冰糖 這些糖經(jīng)過提煉后,基本只有葡萄糖了,只提供熱能,沒有其他營養(yǎng)物質(zhì),或者有也不多
老紅糖是未經(jīng)提純的粗糖,有很多微量元素,維他命,多糖類,酸類……營養(yǎng)成分比較均衡。
低血糖的人,同時也容易血糖高,本質(zhì)上是胰島調(diào)節(jié)出了問題,胰島素相對或者絕對不足
任何食物藥物都要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不能絕對一概而論,我們說的是概數(shù),不是絕對
10
發(fā)掘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見最好的別人
? ? ? 記憶深處里,小時候體育課上,老師組織我們男生搞了一個跳高比賽,標(biāo)竿上升到90厘米時,總有幾個男生跳不過,這樣就受到別的同學(xué)一片噓聲,再這噓聲中,也有無地自容的我,因為我正是這跳不過的男生當(dāng)中的一個。
后來,老師為了讓所有男生體育成績合格,就再講了一遍跳高的技巧,我一字一句聽到心里去了,臨到再一次跳高時,我鼓起勇氣,按照老師說的技巧再一次嘗試,這一次竟然跳過了,此時,班上所有同學(xué)齊刷刷的鼓掌。
這件事一直影響了我許多年,當(dāng)自己落后時,就要受到別人嘲笑,只有當(dāng)自己進(jìn)步了,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鼓勵。做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見最好的別人。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有陰就有晴,有得到就有失去,有快樂也有不快樂,我們在這種種復(fù)雜中,如果深陷其中,就會迷失自我,只有提高自己的高度,讓自己在生活的淬煉中,修煉自己的內(nèi)心,不與亂事亂人糾結(jié),盡量和正能量積極的人交往,讓自己時刻保持一種旺盛的狀態(tài),時刻讓自己處于一種最佳的狀態(tài)中,那么,生活的美盡向你綻放。
有時,我們難過了,可以允許自己難過一會兒,但是不允許自己自此就沉淪其中,生活有許多切片,這片窗戶看到的是小狗死掉,另一扇窗戶也許就是鮮花盛開。因此,適時的切換頻道和狀態(tài),是對自己的把控力的鍛煉,這一點很重要。
人生不可能沒有遺憾,沒有遺憾的人生就是一種遺憾,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正確心態(tài)和方式處理這些遺憾,收拾好自己的心情,輕裝上陣,走更遠(yuǎn)的路看更大的海。既要學(xué)會放下心中的執(zhí)念,又要對得起自己的不干心,因為我們放下的是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我們的不干心,是對自己生命的負(fù)責(zé)。有時,我們邊走邊淚,心中曾經(jīng)認(rèn)為的不可能,都成為了可能,而那些遙不可及的目標(biāo),都成為了身后的風(fēng)景。
你若盛開,花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有時,我們?nèi)鄙俚闹皇且环N自我精彩的勇氣,明明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可是放棄了機會,明明可以證明自己,卻缺少了勇氣。很多時候,不是我們不行,而是我們不敢去想,不敢去試,害怕失敗比失敗本身這件事更值得可怕。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fā)掘更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只是我們失去了自我探索的能力。那些朝九晚五的安穩(wěn)讓我們迷離,那些燈紅酒綠的誘惑讓我們沉淪,那些紛繁復(fù)雜的人情讓我們疲憊,那些狐朋狗友的“情誼”讓我們紛亂,我們只是一個被欲望驅(qū)使的奴隸,而不是主宰欲望的主人,當(dāng)一個人能夠正確處理自己的欲望和生活瑣事,那么,這才是一個最好的自己。
而最好的自己往往極其簡單的,生活儉樸,不亂于心,不困于情,時刻保持一種輕盈的狀態(tài),對突如其來的事,往往有很好的把控力,決不會被自己的欲望所吞沒,神清目明,心中有愛,疏而不離,淡泊如水……
11
做人,無需去羨慕別人,也無需去花時間去羨慕別人是如何成功的,想的只要是自己如何能戰(zhàn)勝自己,如何變得比昨天的自己強大就行。自己的磨練和堅持,加上自己的智慧和勤勞,會成功的。終將變成石佛那樣受到大家的尊敬。
12【故事】
①星期天早上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說了一個他們聽過的故事:“一尊佛像前有一條鋪著石板的路,人們每天都踏著這一階一階的石板去膜拜佛像。石階看著人們踏著自己去膜拜佛像,心里很不舒服。石階心里想,自己和佛本來就來自同一塊石頭,為什么自己要成為踏腳石,讓人們踩著自去去膜拜它呢!它對佛抱怨說這樣太不公平!佛像說:這沒有什么不公平,你們成為臺階只需挨了四刀,而我是挨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人們膜拜的佛像。” 他說這個故事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人確實需要磨練才能成才,不一樣的付出,當(dāng)然收獲不一樣的結(jié)果。
②有一個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沒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糧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樹皮,到最后沒有任何東西能填飽肚子,無數(shù)身邊的人離開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們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說,這是對神靈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靈性,中間有縫,左右對稱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塊,雕刻成佛,讓石佛保佑眾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難,翻山、過河、找不到合適的石頭,其中有一個年輕人在采集的過程中又饑又餓,年青人想放棄,躺在石頭上想休息,忽然間發(fā)現(xiàn),他躺的這塊石頭非常的光滑,左右對稱,與其他的石頭不一樣,難道這就是孿生石?
年青人趕緊找來石匠,石匠與石頭打了一輩子的交道,聽得懂石頭的語言。左看右看,石匠認(rèn)定這就是智慧老人所說的孿生石,石匠和年輕人找來村子里的其他人費了很大的勁把石頭搬到村里的廟里。
石匠用手摸摸孿生石,感覺右邊的有靈性,有質(zhì)感!問石頭,你愿意做石佛嗎?石頭回答到“愿意”。石匠“砰砰砸了幾下!”右邊石頭說:太痛了。石匠說:肯定會痛。右邊石頭:為了成為石佛,我能忍受。石匠說:每鑿一下,你就流出鮮血和汗珠,一天、二天、三天、十天……二十天,就在雕琢面部的最后期限,那塊會鑿得更痛。
石匠:你能忍嗎?右邊石頭:我能忍!砰的一下,鑿下去,石頭一下哭了。
右邊石頭:這痛已經(jīng)超出了我的極限。我實在忍受不了,緩一緩好嗎?
明天再來好嗎?第二天石匠拿起榔頭。
右邊石頭說:慢著,我昨天想了一夜,風(fēng)吹雨打,我落的自在,成為佛也不過就是千人朝拜,萬人敬仰,我實在受不了……
石匠很惋惜,對另外一塊石頭說,你愿意做石佛嗎?左邊石頭說:只要能救老百姓,給老百姓求來雨,我愿意做石佛。石匠為了將這塊石頭雕琢成佛,連夜打造,一天、兩天……左邊的石頭忍受了刀削斧鑿的痛苦,石頭臉上傷痕累累。二十天過去了,石匠終于把左邊的石頭雕刻成 了一尊佛像。
兩天之后,天上果真降下大雨,村民都紛紛來朝拜石佛,而把右邊的石頭當(dāng)成了臺階,踩踏跪拜,夜深的時候,兩塊石頭開始了他們的對話。
右邊石頭說:我們倆同樣都是一個山上的石頭,論時間、外形、機會我都勝過你。而現(xiàn)在你卻高高在上,接受人們的膜拜,這些人卻踩著我的身體去朝拜你,把口水吐在我身上,太不公平了。
石佛(左邊的石頭)笑了笑說:兄弟:其實一切都是公平的,從小我就知道,論資質(zhì)我不如你好,當(dāng)我們同樣被采集下山的時候,石匠說要把你雕成佛像,你怕疼不肯讓身上留下鑿痕,可是我就想為老百姓帶來幸福和美好,要我的生命我都愿意,所以我接受了千錘百煉,才變成佛像的。
③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睜開眼睛,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比跑得最快的獅子跑得更快,否則我會被吃掉;
而就在同一時刻,【獅子】從睡夢中醒來,首先閃現(xiàn)在他腦海中的念頭是,我必須能趕得上跑得最快的羚羊,要不然,我會餓死。于是,幾乎同時,羚羊和獅子一躍而起,迎著朝陽跑去。
這是生物圈里一個很普遍的現(xiàn)象,羚羊和獅子疲于奔波都是為了同樣一個目標(biāo)――生存。這也是動物的本能,而人生在世總要為著這樣或那樣的目標(biāo)去勞作去追逐――有意識的活動和單純的本能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qū)別。動物尚且能為生存而奔跑,何況人乎?人生活在世上干什么,就是要實現(xiàn)自己的生存價值,就是要讓社會承認(rèn)自己價值的存在,這才是有意義的生活。自暴自棄蠅營狗茍之徒,或許也能活得下來,但這絕不是生活!
著名物理學(xué)家?guī)扃暾f:"人生就像打高爾夫球時擊出去的球,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biāo)。"是的,人的生活不能沒有個明確的目標(biāo)。沒有目標(biāo),就沒有前進(jìn)的方向和動力,就象大海中的船舶,沒有舵手,它就隨時可能觸礁或擱淺;沒有目標(biāo),人就活得消極被動,庸庸碌碌無所作為。譬如,廟里撞鐘的和尚,他從來不會去考慮自己哪天會失業(yè),或者哪天去跳槽,只是苦度年華,靜待歸西的涅槃。
13
薛兆豐在其文章里講了一個例子,有一次薛兆豐吃飯,餐館的人竟然在討論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他當(dāng)時就很震驚,已經(jīng)是21世紀(jì),怎么還會有人去討論地球是圓的還是方的。
薛兆豐用經(jīng)濟學(xué)的思維梳理了一下:其實地球的歷史到底是多少,跟你其實沒什么關(guān)系。你在這個問題上非理性的話,你不會付出什么代價。但是涉及利益的方面話,人就會理性。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知道,人經(jīng)常是不理性的。因為要理性,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要追求事件的真相,要客觀、理智地去思考,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所以我們的思想比我們生活中的偽劣產(chǎn)品要多的多,只要不影響你的生活,那它們就會長期和你共存。
14
安東尼.羅賓說 :“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行業(yè)都可以讓人賺到錢,但沒有任何工作比得上幫助別人改變命運來得更加的有意義!”
世界第一名的催眠大師馬修.史維說:“ 人類最大的悲哀就是潛能沒有被激發(fā)!”
世界第一名成功學(xué)權(quán)威博恩.崔西說:“ 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你更聰明,如果有的話,只是你認(rèn)為他比你更聰明!”
世界第一名管理大師彼德.德魯克說:“ 我們追求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貢獻(xiàn)什么!”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 任何的目標(biāo)只要說10萬次, 都會實現(xiàn)!”
希望總裁劉永好說:“ 感恩之心,離財富最近!”
世界第一名暢銷書作家馬克.漢森說:“ 把所得到的10 %捐出去,這種行為,會讓你的富裕擴大 1000倍!
巴菲特說:“ 告訴我你的偶像是誰,我將告訴你會有什么樣的成就!”
喬布斯說:“ 你可以從一個的英雄崇拜,來判斷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世?界銷售女神徐鶴寧說:宇宙的秘密,給予是答案,只要有了愛,一切都會有!”
20世紀(jì)最偉大的心理學(xué)家威廉.詹姆斯說:“ 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一種人!”
力克胡哲說:“ 你感恩什么,你就會得到什么;你抱怨什么,你就會失去什么!”
15
科學(xué)知識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個問題,今天看起來,有點莫名其妙,科學(xué)家生產(chǎn)出來的啊。但是,回到幾百年前,這個問題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問題。培根不是有句名言嗎?“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可是power這個詞,不僅有“力量”的意思,還有權(quán)力的意思。對,在培根那個時代,知識不只是一種驅(qū)動自然界的力量,它還是人類社會的權(quán)力的來源。掌握了知識的源頭,也就掌握了社會的權(quán)力。所以叫“知識就是權(quán)力”。
16
那些你看不上的人,最后革了你的命,并不是因為他們比你優(yōu)秀,只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一點都不優(yōu)秀。
闖入者的邏輯,簡單粗暴,“反正我什么都不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沒有優(yōu)秀者的包袱,不在乎跑步的姿勢好不好看,一心一意只想成事。
還記得很久很久以前,一無所有的你是如何披荊斬棘打下江山的嗎?向著光,向著希望,向著前方,一心一意。
不要再去介懷自己是不是優(yōu)秀,這些都不重要。別在執(zhí)著于追逐成就感,在舒適圈里原地踏步獲得贊賞和成就感,對你的未來人生,沒有任何的益處。
迎接挫敗,迎接傷痛,主動迎擊身外世界對你的陌生化與不友善,這些都會留在你的身體里,成為力量。
“浪潮沒有時間理會巖壁的抱怨,她正在把對時間的回答,寫在那片海的邊”。
17
情緒是不需要控制的、學(xué)會管理引導(dǎo)就行 。我特別喜歡笑,可是超級難受的時候就哭啊,自己也沒想過去控制自己不哭,感覺很正常的。其次和我媽媽傾訴,她可以給我引領(lǐng)我(我初中的時候和我媽媽傾訴很多,大部分靠我媽開導(dǎo))
還有是寫情緒日記,現(xiàn)在對我而言發(fā)現(xiàn)自己情緒也挺有意思的,后來看自己寫的東西還會笑,寫東西讓我有情緒時很平靜,像在和另一個自己對話。
還可以去尋找你自己最合適的方式,比如找好朋友傾訴,能安靜的陪你、你都會改變點情緒的。
大哭一場也行,對外對內(nèi)每一個人方式不同,也不是固定的要用一種方式。
還有就是你明明很難受,卻還要去擔(dān)心傾訴別人會不會因此討厭你,你這樣情緒會更虛弱。
可以聽開心的歌,然后就跟著唱,心情一會兒就莫名的變好了。
還可以看喜劇,與朋友一起聚餐,聊天,同時嘴角保持微笑,不開心也保持微笑,心境就變了。
還可以看鏡子 ,看自己哭,看自己笑。接著莫名其妙的笑了 。
18
我有一個臺灣女老師,目前很幸福,上課時分享她因為前面談過三個戀愛,才遇到現(xiàn)任,很感謝前任在每段感情中上過的課,無論經(jīng)歷什么事,走出來,下次不要再跳同樣的坑,從每次感情體驗中找到自己最喜歡的人,才是真正的成長[愛心][愛心]
愛情的進(jìn)化論:
第一階段是從愛情進(jìn)化為友情;
第二階段從友情進(jìn)化為親情,
第三階段是從親情進(jìn)化為恩情。
我們多數(shù)人可能一輩子還是停留在一二階段,相處是需要面對許多未知的自己的,婚姻中的兩個人都需要學(xué)習(xí)了解自己了解另一個人,磨合怎樣和對方相處。
好多人,內(nèi)心都是經(jīng)歷過車碾的,有些更是承受過萬箭穿心之痛,總之殺不死你的,必定能使你強大。
19【親歷:關(guān)于王洪明的聰明】。
昨天聽老丈人說因為環(huán)保,他們剛剛復(fù)工的砂石粉碎廠被叫停,而同樣相隔兩三公里的另一家砂石場(王洪明所在場)卻安然無恙,因為那個地方比較隱蔽。當(dāng)電工來剪這邊電線的時候。王老板得知,馬上給老丈人廠里三個股東打來電話,安排他們吃飯。并且成馬上承諾他們的石頭另一個廠免費給他們粉碎。潛臺詞是不要拱出他們。——這就是老板的聰明,維護生意生態(tài)的聰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