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端午假期,孩子說爸爸我還想看《摔跤吧,爸爸!》,所以才會再一次走進電影院去觀看同一部電影。這是一部難得在美團、豆瓣、知乎都評分很高的電影,也是難得的一部在國內排檔期可以排一個月的電影,所以在3個星期后我還可以在電影院里看到這部電影。
在第一次看《摔跤吧,爸爸!》我也寫了觀后感,那時候我思考到印度的種性制度背景,思考這部電影對印度人的觸動;感慨阿米爾·汗的敬業;那時候我是把《摔跤吧,爸爸》當一部沒有太多現實借鑒意義的勵志片來看的,所以我提的第三點是警惕文化之害,其實就是提醒自己把它當一個故事片看,看了之后樂呵一下就好了的,別太當真。
今天再看,所以觀看到了更多的細節,也讓我對電影有了更深的思考。觀看一部電影關鍵是要看他的邏輯線索,我認為電影中應該有4條線索,分別是爸爸的主線、兩位幸運兒的副線、一條以旁白為代表的大眾背景線、一條掩藏在內的印度國家發展線。只有把這四條線索聯系起來看才能完整的看懂導演想要通過電影告訴我們的東西。
一、榮耀而又遺憾“偏執狂”——爸爸
1.榮耀而又遺憾的爸爸
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不會對我用榮耀和遺憾來形容爸爸而感到奇怪的。年輕時候的爸爸因為拿到了印度的全國摔跤冠軍,所以在印度頗有威望,這可以從爸爸在整個家族中擁有絕對話語權的說話方式中、從他哥哥對他的恭敬之中、從雞販子把100盧比的雞肉賤賣25盧比中、從當地村民對他想生個兒子的熱情參與中、從摔跤比賽組織者和體育局官員對他的稱呼中可以看出來。爸爸因為全國冠軍的成績才使得他擁有了榮耀和威望。
遺憾是爸爸在獲得全國摔跤冠軍之后因為生計需要而放棄了他的摔跤事業。爸爸遺憾自己在擁有了參加世界大賽爭奪世界冠軍的實力時卻因為印度沒有配套的國家級運動員的支持計劃而遺憾。這種有實力卻無機會遺憾才會鑄就爸爸以后的偏執。這種無機會也在后面爸爸不知道女兒獲得全國冠軍后要去國家體育學院訓練的驚訝表情中得到驗證。
2.“偏執狂”爸爸
整個故事主要講一位一心想要生個兒子來繼承他的夢想的爸爸,這一點在電影中表述的非常清楚。所以很多人的在他們的影評中都說故事開始于一個父親的偏執。對于影片中父親的偏執我是有兩種理解的,我認為偏執應該是因為偏見而執著的意思。
第一,一開始爸爸是一心想要一個兒子來繼承自己的心愿,我認為這是偏執。是受到當時文化環境的影響的個人認知偏見導致的執著,叫偏執。好在這個偏執在堅持了14年之后因為一個女兒們的一場打架而得以糾正了偏見。
第二,在糾正女兒不可以摔跤,也可以拿世界冠軍。之后不顧子女反對、全村人的嘲笑而堅持的行動不應該叫偏執,而應該叫認清事實、明了社會規則、堅定成功信念之后的執著。
要講清這個道理需要補上電影中缺失的一個環節,就是爸爸的摔跤之路!爸爸在什么時候開始練習摔跤,他在練習摔跤的過程中都經歷了哪些坎坷和挫折?這需要我們從印度國家的發展線上去推測!
二、印度國家的發展線
大女兒吉塔在2010年獲得英聯邦成員運動會55公斤級的摔跤比賽冠軍時24歲;吉塔出生時候爸爸已經是一個中年人的形象了,大概應該是30多歲了!然爸爸從開始聯系摔跤到成為全國冠軍怎么也應該練習個10年吧,一個摔跤運動員的黃金年齡應該是24、25歲。那么可以推測一下爸爸大概就是1970年左右開始練習摔跤!
下面我開始腦補在1970年左右的印度農村,一個年輕農民子弟的摔跤之路會是什么個狀況呢!
農民是很值得尊敬的職業,農民伯伯是最偉大的,沒有農民伯伯的辛苦勞作,我們大家統統餓成狗……高調唱過了,咱們說正事:
正事就是,這位父親之所以成為農民,只是他投胎失準,生在了鄉村。這個世界上,那些滿口花詞,把農民抬到天上之人,很可能是最瞧不起農民的。他們會認為一個人生在鄉下,就是農民。生在農家,你就得給我種地……但,職業與出身無關,只是生在鄉下,你憑什么就認為人家是農民?
這位父親雖然生在鄉下,但他有成為一名摔跤手的素質。可以想象,當大家扛起鋤頭下地耕作之時,他卻裹上兜襠部到處逮人亂摔。影片中,父親在訓練女兒時,縱鄉人惡毒的嘲笑,父親卻不為所動,那只是因為——他這一輩子,就是行走在鄉人的譏笑中。
你生在鄉下,因此就是農民——父親不承認這個!所以他走過的路,必然是覆滿了屈辱與痛苦??v然痛苦,也得硬著頭皮向前走??v然所有人都否認我,嘲笑我,我也要勇往直前。就這樣,父親一路摔跤一路行,終于摔出鄉村,摔成了國家級運動員。
——但是啊但是,他是這個家族,第一個走出鄉村的人。村外的花花世界,必會讓他兩眼凌亂。當他有一天,站在國際賽場上時,你能想象到他心中的恐懼。他是誰?一介鄉下窮小子而已,這可是國際賽場耶!這高大上的地方,是他這種泥腿子該來的地方嗎?
這位可憐的父親啊,他被人家在國際賽場上,摔狗一樣的亂摔。從國際摔回國內。從城市又摔回鄉村。摔回原形!
當父親一生努力,又被打回原型,再一次的聽到那充耳的嘲笑時,他突然間恍然大悟:他之所以又被摔回來,不是他能力不足,不是他沒本事:——只是他,不懂規則,不知規矩,不會玩!他是有能力獲得金牌的,只是聽太多了否定性的評論。走上賽場時內心是懵圈的。但當他被摔回原型時,他才弄明白所有的規則,知道怎么個玩法,才能夠贏。
這也是世界上太多人的悲哀,你上場時,沒人告訴你規則,所有人只是不停的說你不行,你不行,你不行……終于有一天,你知道自己其實真的行,但這時候你已經輸掉了,失去了比賽資格。
你是那個爸爸,等你想通了這些之后,你會怎么“偏執”?
三、大眾的背景線
腦補完爸爸的故事之后,再來看看影片中的大眾,分明是那依舊40年不變(我想寫萬年不變來著)的偏執背景了??!
這個背景除了給執著爸爸充當了偏見背景之外,就剩下點善良而市儈、無知而損人、勤勞而懶惰、期盼而怯懦的笑料般的反差了。
四、兩位幸運兒!
1.最好的父愛是給他在艱難人世獨立前行的力量
最好的父愛就是把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傳遞給下一代,那怕是獨裁。
最深沉的父愛不是縱容和溺愛,是在你懵懂無知的時候,給你把握著人生的大方向,給你多一次選擇的機會!
在最后一戰,因為教練的嫉妒和陰謀,父親在女兒決賽前,被關進了雜物間??鄳鸬募谫悎錾峡床坏礁赣H,得不到任何指導,最后一秒,她突然想到小時候,父親把她扔進水里,說了句,“記住要靠自己,爸爸不會永遠來救你?!?/p>
小時候的她,掙扎著浮出了水面——賽場上的她,最后一秒絕地反擊,贏得了比賽。
最后,吉塔真正憑借自己的力量,勝利了。這一刻,她真正懂得了。真正的父愛,是成了獨立的,對峙的,又彼此尊重,彼此瞭望的個體。
愛你最好的方式,是給你力量,讓你在艱難人世,獨立前行。
2.感謝那些生命中短暫出現而改變我們人生命運的人和那段荒唐的歲月
作為一名教師深感主動一詞對人生的意義,影片中改變姐妹命運的還有哪位發牢騷的新娘。正是這位新娘對印度社會的一個控訴才改變了兩位幸運兒的認知,轉被動為主動。
還有那位吉塔的狐朋狗友,也正是這位狗友的及早出現才讓吉塔在有回旋余地的情況下經歷了那些人世間誰也無法逃避的世俗誘惑然后明白墮落之惡而悔悟。
五、破局
人生一困局,你我身陷其中,不是各種機緣巧合,實難“突破”!
人生是場沒有彩排的正式演出。
當你終于弄明白規則時,已經輸掉了。
——親,學學這部電影里的爸爸,把你用生命積歷的社會規則認知,傳遞下去。
帶你家孩紙,去看這部電影吧。
然后與孩子討論一下:
——告訴孩子,什么叫現實!現實就是困境,所有人,都困于現實中。
——告訴孩子,什么叫資源!資源就是你們的認知,以及自身的能力!
——告訴孩子,什么叫努力的方向——方向只有一個,那就是向整個世界,證明你的優秀。
——告訴孩子,什么叫方法——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影片中的父親,正是強迫女兒跟男選手對摔,才成為女子之中最強的。人生就是虐狗,只有讓最強者虐你,你才能快樂的虐你想虐的人。
——告訴孩子,什么叫目標。目標就是理想的達成,命運的改變!
——告訴孩子,什么叫挫折。挫折只是行進途中的必然,只是成就到來之前的積累。
——告訴孩子,什么叫人生成就。成就就是實現你生命的價值,讓你成為后續者的榜樣。
而這部電影的核心主題,是突破。我們于這世上的唯一使命,就是成長,就是突破。正如封于殼中的雞雛,我們被現實牢牢的困死。不要抱怨,不要嘟囔,不要說苦,不要說累。真正的苦累只有一種——那就是在希望曙光到來之前的放棄!就讓我們從這部影片中,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吧,爸爸媽媽摔跤吧,與困窘的現實對摔,與你我的命運對摔,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矢志求索,奮力突搏,這才是我們該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