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者,人之本也。
《詩經·小雅·蓼莪》載:“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大概意思就是沒有了親生父母,未來還能依靠誰?父母生我養我,護我疼愛我,陪我長大,辛勤栽培我。
司馬光曾在《居家雜儀》中言:“子能食,飼之,教以右手。子能言,教之自名、及唱喏、萬福、安置。稍有知,則教之以恭敬尊長,有不識尊卑長幼者,則嚴訶禁之。”
說的就是父母要教孩子吃飯的禮節,教Ta說話的同時還要教以待人接物之禮,待Ta懂事之后,教Ta尊敬長輩。
朱熹亦曰:“夫童蒙之學,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清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雜細事宜,皆所當知。”
即對幼兒的教導,以生活教育和道德訓練為先,從最基本的衣著整齊清潔,言語應對輕重合宜,行走端正規矩,到參與協助打掃整理,規矩都教會以后,再談到識字讀書。
我本以為,父母和子女,是天生一體的。
我本以為,所有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無私而偉大的。
我本以為,年幼時,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悉心教導我們,待我們長大時,我們會好好孝敬父母。
是的,我以為,一切都是天經地義。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是有那么多的殘酷現實,還有那么多父母把孩子帶到人世,卻從來沒有好好愛過他們。
在我們的教育里,父母是一定愛子女的。所以,子女也要愛父母孝敬父母。
幾乎沒有人肯承認,有些父母其實根本不愛或者說不夠愛子女。
02
最近從朋友處陸續聽到一些學生的情況,帶大家看看班主任口中的某些家長:
? ? ? ? ▼
一個學生胃疼,我打電話叫家長接孩子回去看醫生,學生爸爸說:“我們很忙,沒時間,老師你拿跟筷子給他咬著就不疼了。”
? ? ? ? ▼
有個學生不聽話,我給家長打電話。后來學生來找我,跟我說:“老師你別給我爸媽打電話了,你一打電話他們就在家鬧離婚。”
原來,這個學生的父母互相推脫,誰也不愿意教育孩子,為此惡言相向,鬧得不可開交。
從此以后我再也沒給這個學生的家長打過電話,我怕要是哪天她父母真離婚了,孩子會恨我。
? ? ? ? ▼
有個學生大概有多動癥,上課總是撐著椅子的前腳,把椅背靠在后座同學的座位上,不停地前后左右張望,找人聊天。
有一天兩節自習課,我命令他雙手在背后交握,不許亂動。
學生急得不可開交,滿頭大汗,我一直盯著他。后來他趁我不注意迅速從桌子上拿了一個筆套攥在手里,躲在背后偷偷玩。
我叫他家長帶他去看看醫生,家長擺手說:“沒事,我家孩子就這樣。”絲毫不放在心上。
? ? ? ? ▼
一個學生的腳好像出現了粉碎性還是成長性骨折,叫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看,家長說還要等到二十天后,他們掛的是某院的專家門診,錢都交了無法退還。
我就納悶了,就不怕這二十幾天里出點啥事嗎,怎么不能先掛個普通門診看一看呢。
? ? ? ? ▼
有一個學生在這邊借讀,成績還可以,我建議家長把孩子轉回她老家那邊的當地學校,興許還能考一個好高中。
沒想到學生爸爸一聽急了:“我們就是要待在這,哪兒也不去,考不上我也認了。”
? ? ? ? ▼
一個學生在春游出行的車上直接小便,我教育他,他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指著罵我:“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個老師嗎?你那么有能耐,不還是來教我們。”
學生家長也沒有跟我道歉,反而說:“老師啊,小孩子不懂事,你別放在心上,別跟他斤斤計較。”然后直接拽著學生就走了。
? ? ? ? ▼
一個學生只要跟她媽媽吵架,來學校之后就要跳樓,說她死也要死在學校。學校里其他老師都不愿意教她,看我是新老師,推給我了。
有一次她從學校三樓的窗戶爬出去,站在窗戶外面的防水臺上要跳樓,老師們沖過去把她拉住,最后我在一個男老師的幫助下把她抱進了教室,她個子都比我高了。
有一次上課她一直在不停地講話、吵鬧,情緒很激動,把任課老師氣走了。我打電話給她媽媽,讓她把孩子帶回家,安撫情緒。
她媽媽來了之后她不愿意回家,說死也要死在學校。她媽媽一把就把她推倒在地,脫了鞋子直接上去劈頭蓋臉一陣狂抽。
我們辦公室的老師當時都嚇懵了,沒見過家長這樣打孩子的。紛紛上前勸說,不能這樣打孩子,會打壞的。
見學生媽媽沒有停手的意思,我上前去拉開她,這個家長人高馬大的,一把就把我推到好遠。
這個學生那天扎了一個馬尾,她媽媽打完之后直接拽著馬尾把她拖到了校門口,說你不要不要臉嗎,你不是要死在學校嗎?今天我就讓你的同學看看,我是怎么打死你的。
我趕緊跑過去把孩子扶起來,避免她媽媽再動手。
這個學生現在做啥事我都讓班長跟著她,上廁所也跟著,就怕她出事。
跟學校領導反應,領導就讓我多看著,也沒什么好的處理方法。
? ? ? ? ▼
一個學生期末考完試,學期還未結束就請假跟著她媽媽去日本旅游。
學生爸爸知道學生數學成績考了7分時,指著我的鼻子罵我們沒教好,還跑到教導處去鬧。
平時讓他們多關心孩子,關注是否會有早戀跡象時,家長絲毫不在意。甚至還讓孩子請假,去幫他們主持活動、跳舞。
? ? ? ? ▼
一個學生的媽媽特別情緒化,心情好的時候就親親寶貝喊個不停,心情不好往往就是無休止得打罵。
學生小小年紀便已精于世故,知道看人臉色行事,不斷地試探各科老師得底線,為自己的懶惰懶散尋找各種借口。
03
聽完這些,見到過這些,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心里五味雜陳。
我感到深深的無力,深深的悲哀。
班主任們反問我,這種情況,你該怎么跟家長去溝通?
說你做得不對,作為父母,你要以正確的方式跟孩子好好交流?家長本身就存在很多問題,這些話他們聽得進去嗎?
很多家長是你無論說什么,他們也聽不進去,他們覺得自己沒問題,孩子沒問題,就是學校的問題,是老師的問題。
一個班級里出現一兩例這樣的情況,班主任或許還有精力好好處理,那全班大部分孩子都是這種情況呢?你要怎么去處理?
老師是一份職業,這份職業本身就是一個良心活,很多時候,良心備受煎熬。
你去跟學校溝通?
學校只會讓你自己好好處理,不會成立特別小組,拿出一套可執行有力度的解決辦法。
很多學校的處理方式都是,沒事萬事大吉,等學生畢業了就不關學校的事了。出事也不怕,把老師推到風口浪尖,犧牲一個而已,不耗時不費力,多劃算的買賣。
我們聽過那么多偉大父母的故事,我們也有愛自己疼自己的父母。在有愛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或許很難想象那些沒有被父母愛過的孩子,經歷過多少絕望。
我甚至無法想象,這些痛苦、壓抑、矛盾、積郁,對孩子們的成長,對他們以后的人生軌跡,對他們成年后的心理、心態、人格,會產生多么深的影響。
我的父母不愛我或者說不夠愛我,我該怎么辦?
04
你們生了我,為何不好好愛我?
我們總是把“血緣”錯當成愛。親生父母和子女之間,存在著血緣關系,這是一種社會關系,但這并不是愛。
關系是人為設定的,而愛,來自于人的內心。兩者的區別顯而易見。
有很多人是真正基于“愛”這個出發點,生下孩子,成為父母。
也有些人是為了養兒防老,還有些人是想要個精神寄托。
當然,還有很多人只把生孩子當成人生責任:我要順應社會主流,人家都生,我也應該生一個,不然大家以為我是怪胎;不小心懷上了不想打掉;傳宗接代……
是,你有各種理由,不懂得愛、方式有誤、有難言的苦衷、對命運的無力、有很多的憤恨失望,可你是有選擇的,你可以選擇生或者不生,你不能把自身的壓力和無奈全數加諸到子女身上。
而子女是沒有選擇的,無法選擇出生或是不出生,無法選擇生在什么樣的家庭,無法選擇懂得愛的父母。
是,你可以選擇生。可是,生下來,你為何不好好愛Ta?
愛不是嘴上說說,孩子的心最是敏感,你愛不愛Ta,是不是真心愛Ta,孩子都一清二楚。
可是,你不是路邊的甲乙丙,你是Ta的依靠,Ta不可能無視你,不在乎你帶來的傷害。
你所做的一切,Ta無力反抗,除了承受,Ta別無選擇。
你對Ta的不尊重,教不會Ta尊重別人。
你的冷漠,教不會Ta待人熱情。
你的隨意體罰、無休止的抱怨和責怪,教不會Ta如何去愛。
身為父母,你所做的一切,都深深地刻在孩子的生命里,影響Ta一生。
人說養育之恩,其實養育不是恩,是義務,是你選擇帶Ta來人世間所必須承擔的義務。國家明令規定,在子女成年之前,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撫養教育,不是簡單的提供吃喝住行,還要關注孩子心理、生理健康,還要教育Ta,教以待人接物之禮、讀書識字,教之明理辯是非,直到Ta長大成人。
如果你選擇成為父母,選擇生一個小孩,那么,請一定要記得,好好愛Ta,因為在Ta人生最脆弱最無助的時候,你是Ta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