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早上,寫了“他們說作數學練腦,我想來想去,昨天“端五”,明天“六一”,六減一等于五,明天減一等于昨天,這語文數學做得,自己都驕傲了起來。”大概只有我自己看得懂。想起大學有位號稱也是“半仙”的同學說過,我這種血型的人,講話講一半,后一半要人猜的。我當時一直不太承認,我相信我的表達能力是沒問題的,假如我想表達。
? ? ? ? 但現在知道,這“半仙姑”說得也沒錯,因為大部分時候,我發現別人是不理解的,我也不想表達得太明確,以致會有誤解的。其實這種情況很多,大概都是和我同一血型。何況中國語言,甚至中國文化。所以有了,“桌面上不方便談的事,找個地方方便,在方便的時候私下交流一下意見,這樣再回到桌上就方便統一意見了。”的“方便”趣事。
? ? ? ? ?回過頭來解釋早間的想法。端午和六一是兩個不相干的節日,但我讓它們相干了起來。因為今年恰好在昨天和明天,便借題發揮了。端午,是為紀念古人而來,紀念“愛楚國詩人”屈原而來,秦楚爭霸,楚敗而秦統一六國,如今的中國是經歷“世界大戰”而來,屈原應是亡國詩人,但他的節氣浩浩蕩蕩橫掃而來,乃致成為了一種文化,一個極富內涵的傳統節日還有一個很有事做的假期。六一,國際兒童節,為了保護弱小的兒童不再慘遭殺戮,全世界人民聯合起來,當人類的文明不斷向前邁進,我們越來越感覺到世界和平的重要。
? ? ? ? 究竟什么是國家?究竟該如何去愛國?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如何完美融合?我們能向歷史索求到怎樣的答案?
? ? ? ? 突然發現又扯遠了,本來想扯點文字游戲,在語文數學間搭個橋梁,昨天、今天、明天再續前緣,結果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如中醫經絡論,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 ? ? ? ? 最后一段話,可能又要讓看官猜了。哈哈,猜吧,等我閑來再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