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帶大寶、二寶去村上找堂哥家的孩子玩,我奶奶看二寶抱在懷里,給我說,現在就可以給寶寶穿個鞋子,在地上多蹦跶蹦跶,腿腳就硬棒了,很快就會走了。我笑了笑說老二還不到6個月,太小了。奶奶說不小了,小時候那誰(意思我堂哥)就是她一手這樣管大的,看老人意思強硬,我也只是笑笑不語,畢竟也不能當面反駁了老人家的好意。
生活中總是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尤其是之前有了大寶之后,作為新手媽媽,很多都不懂,身邊就會有很多七大姑八大姨給你各種好的建議,之前我還覺得有點不耐煩,后來想想,人家或許也是好意,所以,現在有了二寶,如果身邊七大姑八大姨的再建議該如何如何育兒,再說些她們的經驗之談,我也是笑笑了之,也不當面駁回她們,畢竟人家是過來人,我這個晚輩也應該多聽聽建議,也就聽聽建議不說話。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身邊就多了很多七大姑八大姨,你會發現原來有這么多人關心你呀,上來問一句:你在哪上班?干什么的?包吃包住嗎?
我笑了笑回答:“在西安,做人力資源的,不管吃住。”
“那是干什么的呀?掙錢多嗎?”
“剛夠花,呵呵”
然后開始說怎么不考公務員,現在你們都是打工的呀,都不管吃管住呀,應該考公務員,你上了個大學,怎么就這么點工資,現在大學生太多了......
“有對象嗎?對象干什么的呀?有房有車嗎?”
“有對象,沒車沒房。”
“打算買房嗎?在哪買?現在這個房價呀,太貴,趕緊買,不然就漲價了。”
“嘿嘿,過段時間湊夠了首付就買。”
“呀,你對象條件不好呀,你看你啊,上了個學,應該找個大城市的有車有房的,生活條件好。”
然后開始說起隔壁村隔壁家那誰家姑娘嫁給了有錢人,彩禮就好幾萬,有車有房......
“呀,懷孕了呀,幾個月啦?”
“剛5個月”
“男孩女孩?”
“不知道,男孩女孩都一樣。”
“呀,你不好奇嗎?看你的肚子好像是個男孩。”
“嘿嘿,我還是喜歡女孩。”
“男孩多好,傳宗接代。”
然后開始說起那誰家媳婦,結婚這么久了,肚子一點動靜都沒有,是不是有問題?不知道是不是不愿意要孩子,你說年紀輕輕不要孩子,等想要的時候就懷不上了,還不趕緊趁年輕要個孩子,趁父母還能幫你們帶,真不知道現在年輕人怎么想的?......
“呀,生了啊,奶水夠嗎?”
“不太夠吃,加點奶粉。”
“呀,母乳多好呀,不要給吃奶粉,趕緊多喝些豬蹄湯排骨湯鯽魚湯,還有要多吃呢,你看你瘦的,奶水肯定不夠。”
你笑而不語,轉身給寶寶換尿不濕;
“呀,你還給寶寶用這個呀,尿不濕不好,你看看寶寶屁股都紅了。”
你不說話,涂了藥膏。
“你給寶寶穿這么少呀,你看看,寶寶手都涼了。”
你不說話,剛才來的一個七大姑看見寶寶臉上濕疹,建議寶寶不能捂蓋太嚴,你剛換下,這個八大姑又建議寶寶應該蓋多一些,以免著涼......
“打算什么時候要老二呀?”
“過兩年再說。”
“你看國家二胎政策開放了,比你年紀大的都開始生二胎了。兩個孩子還是好。”
“等大寶上學了再看情況吧。”
“你還不趕緊趁你年輕,順便就要了老二,反正一個帶也是帶娃,兩個帶也是帶娃,兩個一起長大還是個伴。”
你不說話,看著身邊大寶的眼神,還在回想昨晚大寶鬧騰的你根本沒有休息,打算一會補個覺......
起初年少氣盛的我,總覺得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很煩,總喜歡插手別人家的事情,她們當面說的時候,我也會反駁幾句,只是你越辯解,人家最后用過來人的姿態打敗你,甚至以長輩口吻,覺得你這孩子怎么不聽老人言,遲早會吃虧在眼前。
我和王先森戀愛比較順利,從戀愛結婚生子中間沒有太多波折,沒有經過催婚催生孩子的階段,倒是我身邊有幾個朋友,在沒結婚的時候開始被家人催,結婚了又被催要孩子,現在有了大寶,又開始被催二胎......
幸而在有了大寶后的育兒方面,我母親與時俱進,我倆相互配合在傳統育兒與科學育兒之間相互摸索,至于七大姑八大姨的意見,也是當面笑笑不回應,之后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現在如果再有七大姑八大姨好心好意建議我應該如何如何,我都會笑笑說,對對對,你說的對,然后轉身,繼續堅持自己。
畢竟七大姑八大姨,是旁人但也是長輩,無論何種層面,我們都真的沒有必要在面子上爭一時之快,于情于理,她們對你來說,就是長輩。
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做是不是有些虛偽?試想你沒有按照她說的做,她該有多傷心。我想說的是,你真的沒有你想的那么重要,她也沒有她想的那么重要。人生是你的,老公是你的,孩子是你的,這些事情都是你的,是需要你自己去處理的,你連自己的老公自己的孩子自己的人生都需要別人來決定,你存在還有什么意義而言。
如果在生活中你也會遇到這些七大姑八大姨,不知道如何應付的時候,你也可以不說話點頭示意,她們笑了,你也笑了,生活就是一團和氣。
接下來,一轉身你想怎么做,你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