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閱讀《少有人走的路》P176~189
信仰與世界觀、科學與信仰
分享金句
*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對人生的認識和了解就屬于信仰的范疇。
*對于世界的規律和本質,每個人都有特定的看法和信念。
*在家的見聞和感受,決定了我們對世界本質的看法。父母的言行舉止,為我們創造了獨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礎上,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處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宇宙間的至高法則。
*孩子對所謂神性的了解,往往來自父母的人性。父母充愛心,悲天憫人,孩子們就會相信上帝充滿愛心,普度眾生。假如父母言而無信,睚眥必報,孩子成年后就會感覺世界充滿邪惡。從小得不到關心的孩子,長大后就會缺乏安全感,對世界充滿戒心和敵意。
*我們必須突破自我界限,涉足更廣闊的領域。
今日拾貝
1.關于認知地圖。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依據自己的思維方式繪制的地圖,反映我們個人的價值觀。既往的我一直固守自己的觀點,以為凡事可以論斷對錯,以對錯和應該去衡量一切。現在越來越認同,原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別人的觀點雖與我有異,但也清楚客觀,只是每個人的經驗不同,詮釋也不同。當我能認識到思維定勢,也就是我的認識模式在我生活中發揮的影響,我在慢慢學著拓展我的思維網絡,多去聆聽和接受別人的想法,從而不斷充實我的認知地圖。
2.再論父母的力量。父母是孩子生命之初最早也最長久的外界世界,他們的樣子形成了孩子對世界觀的概念。是充滿愛,充滿善,讓孩子能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未來,還是充滿危險,充滿不公,讓孩子不敢也不愿面對?這仍然是父母的功課。幸運的是,我現在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