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坪紀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五月二十九日,天晴。雨后的太平峪內,空氣中的濕度是很大的。人走在毒辣辣的太陽下,裸露的皮膚被曬得燒疼燒疼的。這一天,我去了一趟太平峪內的管坪村,并觀看了山梁上的“天池”。

圖片發自簡書App


早上八時出發,駕車來到了太平峪的管坪村,這兒是從葡萄酒廠旁邊的水泥路西折上去的。坡大彎急,最后停車于地畝廟后的住家戶的院子里。剛好趕上了來此穿越“管坪—西寺溝”的“戀山戶外”QQ群的驢友隊伍,其實我也是這個群里的其中一員,也算是遲到的歸隊隊員。在這支隊伍中,我見到了艷陽天、五月槐花香和群主夫婦等五位熟人,同時更為高興的是認識了傾慕已久的攝影專家老閆。

停車換裝已畢,我便背起行囊,隨著隊伍從管坪村開始登山。管坪村本來就在半山腰間,山腰間的小路隱隱約約,客觀地說還算好走,但是由于隊伍龐大,接近五十人,便走走停停,好悠閑幺。我剛好利用這時的空閑,環視四周的美景,放眼望去,除了蒼翠還是蒼翠,這兒的植被未遭受破壞,真是養眼得很啊。在半道上,有一座小巧的山神廟,坐北向南,有幾棵松柏環繞,愈發顯得肅穆莊嚴,廟內供奉著太白、土地和另一尊神仙。由此前行不遠,就到了一位趙姓人家。男主人與兒子住在管坪村,女主人在家操持,她已六十多歲,飼養著三只狗:黃色的公狗便叫黃黃,白灰色的母狗叫盼盼,盼盼的仔是黑色的,長得像獾,起名叫黑蛋;家里還養著一只貓,一窩雞和不少的土蜂。家里的牛死去后,牛棚就閑置著。狗是很機靈的,我剛一打招呼,它就回頭,悠然地走過來,在我面前嗚嗚地叫著,女主人說,那是與你答話呢。若有客人來時,她家的貓和雞就都徑直到了坡上去自己覓食,帶客人走后,女主人一聲搭腔呼喚,便都“自覺”地回到院子來。院子里有古老的碾子、磨盤,粗笨的木桌子、板凳。桑樹上的桑葚剛剛帶上紅色,梨樹上卵圓形的葉子是翠格森森的,那不遠處槐樹上的槐花依然掛在枝上,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兒氣溫比外邊還要低些,而遠處的山色著實是給人一種靜穆的感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

隊伍一直順著山溝向里行,溪水不大,可以偶爾見到。一路上前后照應,信息不時地傳來傳去,“注意石頭”、“操心樹刺”,男的一聲,女的一句,實在非常地溫馨。由于溪水邊草木茂盛,密蔭涼爽,空氣的濕度太大,正好適合環節動物--螞蝗的生活習性。從此走過后,我、艷陽天、五月和其他幾位游客都受到了螞蝗的“垂青”,被強行“吻”出血來。在穿過一片竹林來到一座破落的院落中,大伙各自進行了檢查,清除了腿、腳以及鞋上的螞蝗,順便稍息了一會兒。從此處起,山路慢慢拔高,走上去不遠,便到了山梁上,我看到了“天池”。

圖片發自簡書App

隊伍在此歇息。山梁是東西向,向西而上,是穿越去金龍峽的小路;從東南方下,就穿越到西寺溝。休息、就餐、拍照、眺望遠景。在稀疏的樹蔭下,或一家人聚在一起,或好朋友間圍成一圈,三個一堆,五個一簇的,或立或坐,或躺或臥,煞是隨便,人們實實少了平日的矜持和美潔,這真真才是陶醉在大自然之中呀。還有那么幾位精神頭好的,四處游走觀看,或喊或唱,抑或來到天池西邊的土梁上賞景,哦,老嚴就是其中的一位。我獨自一人坐在一棵小梨樹下,咸菜雞蛋伴著冷蒸饃,是熱茶送它們進肚的,小酒壺里剩下的酒只有那么一點點,寒磣的實在是不敢拿出來讓人的,也就只好作罷。“天池”不大,水面似乎有五六個平方吧,靜靜的水面被一層薄薄的水藻染綠了。我想:到了秋天,這一池水肯定就又被染成了紅色,這多少讓人有點失望感。

吃飽了,喝好了,歇息夠了,表演節目也就該開始了。這一下子把大伙的情致提高到了極點。人人參與,氣氛熱烈。我是個驢嗓子,聲大難聽,且從來不會唱歌,也不敢唱歌。但是在這樣特定氣氛的感召下,我也高興地跟著人家那優美的“解放區呀么嗬嗨”的嗓音后邊,聲嘶力竭干吼起“嗬嗨”來,引來大伙唏噓的笑聲。還有從西寺溝上來的一位西安游客,他也情不自禁地自愿參加表演節目,可見熱鬧程度之高。

我是在那位西安游客二次唱京劇《紅燈記》李鐵梅唱段“提籃賣貨拾煤渣”后,獨自一人原路返回的。一路上缺少了來時的嘈鬧聲,山谷幽靜沉寂,微風悠悠拂面,不時送來涼爽,仿佛我已成為游走在山腰間的一位神仙似的,舒坦得很。偶爾山間傳來鳥兒的鳴叫聲,以及近處樹上一種叫“拐線蟲”的吱吱聲。我一口氣未歇,急匆匆地趕到了趙家院落中,在這兒稍作停息后,就回到了管坪村的停車處。

從管坪村子邊的南北向水泥路西邊以上,自下而上依次分七層平整的梯田。村民們多住在西邊上方,或南邊靠山處,住家戶的位置排列似乎像一個“廠”字形。在這里,村子的東南和東北山崖上,分別有一座廟宇,村子的西邊也有一座,連同建在歷史上管坪寺的地母廟,在這一個小小的山里村落,竟然有四座廟宇,實在是很罕見的。村子里,狗自由地游走著,喜鵲低空飛翔,雞是放養著的。在這大山溝內,有如此秀美的景致,我是感到十分地驚詫,這簡直就是現代版的世外桃源么!

村史的概略是通過一位蘭姓(意音)老者得知的:先有管坪寺,后有管坪村。寺有名,山外九泉坊村、靈山寺村和后寨村三好友(兩位姓弋,一位姓華)來此游玩,詫異自己似乎進入到了仙境,便就地將此處三等分田畝后,便下山說服家眷至此安家生息。據說,前些年村里還有些年過六旬的老人,每逢春節來臨之際,便要下山去九泉坊一帶上祖墳進行祭祀活動。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日游,在曬得胳膊通紅、臉面發燒、興致不減中完成了,這才叫舒服呢。

暫別了,秀色可餐的管坪;暫別了,如詩如畫的管坪,下次來后,我會再好好地“閱讀”你的。

? ? ? ?二O一O年五月二十九日 ?夜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戶縣太平峪內的管坪,自有一種世外桃源的神秘感。這種感覺來自于其獨特的地形。 打個比方說,如果說太平河是一條從秦嶺梁...
    鄧文偉閱讀 598評論 0 0
  • 這首歌,是第一天貓叔的開場,也是最后一天我的完美收工。歌曲在耳邊回響,我也開啟了在簡書的新征途。 ≈ 沒有什么能夠...
    懶貓物語閱讀 267評論 25 17
  • 教務系統還有不少bug,又添畢業設計,還有近期的補考,再加上生活中的瑣事。呵呵,加班熬夜模式正式開啟。孤苦伶丁,面...
    來自_你的星星閱讀 104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