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目的和意義的教練

字數 1919 ·閱讀時常:5分鐘

人對生命意義的追求是生活的主要動力,而非次要的本能驅動力的合理化形式。

——維克多·弗蘭克(Vikton Frankl)《追錄生命的意義》,1959

我在第13章提到自我實現者尋求生命的目的和意義,常常在為他人、社區、社會做出貢獻時才會找到。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表現出他們像關心自己一樣關心社會正義以及別人的困境。這些正在出現的無私傾向也使他們對企業道德、價值觀以及利潤動機產生質疑。因此,令人毫不意外的是,在全球所謂道德基金投資快速增加;過去職場流行的性別歧視、種族主義現在普遍受到譴責;企業的社會責任、三重底線報告越來越得到采納。

這些變化的動力來自普通人,他們需要更多的發言權以決定自己應該受到企業的何種對待。不僅如此,氣候變化也向我們,尤其是企業,轉達全球環境下有關價值觀、行為、責任的殘酷信息。另外,集約農業、化石燃料以及農作物基因改良的潛在后果也使人們對于那些“自然愛護者”之外的農業生產方式重新進行評估。那么人類的下一個陣地是什么?那必將是可持續發展問題,但我們不知道它會從何而來,因為大自然的控制系統正在瓦解,我們現在已經走過了自然界反應可預測性的節點。下一個將是無法返回的節點,它遠比一些短視的、不當的政治和企業回應嚴重得多。

隨著這一切的發生,關于生命目的和意義的問題在教練課上越來越多地被提起,這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一方面,它來自人們擺脫所謂無意義的企業世界,走向獨立的愿望。另一方面,在這種環境下教練是一種無價的工具,可以幫助員工整理思維,因為如果他們一直處于困惑、失落的狀態,他們就不可能發揮其潛能。受求穩心理的影響,有些人可能一段時間內原地不動,但其不滿會不斷困擾著他們。有些人可能離開組織,而大多數人則會發現如何在其現有工作、兼職慈善或社區工作中找到人生意義,從而以更高的意愿和滿意度維持其績效。

目的和意義的差別

目的和意義被稱為連體嬰兒,但它們其實是不相同的,需要區別開來。目的是開展一個行動的意圖,而意義是我們在事后總結一個事件或行為的重要性。目的是精神概念層面的,而意義主要是心理層面的。更準確地說,我們應將目的、意義或二者具體化。

目的和意義的教練問題

下面我列出了該類主題的一些教練問題,而且在實踐中總是告訴自己,我的下一個問題將從上一個問題的答案而來。我假設在這種情況下學員已經表明他希望提高職場生活的質量,也總是努力從積極方面以及以學員的目標或理想著手。

目標

˙經過本次教練,你想得到什么?

˙想象一下未來一年,你理想的工作狀態是什么?請具體描述你典型的工作日是什么樣子。(這與目前工作也許無關,對此我并不加以評判。)

˙此刻你最渴望的那種情景包括什么因素?

˙談談下面每一項的重要性(可以使用1~10等級區分)

˙你工作的目標是什么?

˙你希望何時達成這一目標?

˙在內心深處,你真正想從工作中得到什么?

˙如果這是你目前所處的位置,那么請談談接下來的幾步路怎么走。

˙從你目前所處的位置,第一步最好做什么?

現狀

˙你認為自己對這種情形有多大控制?(通常,并不容易使學員認識到是他們的選擇最終決定了自己所處的情形。他們常常把自己當作受害者并因此感到無助。)

˙除了日常的挫折,你對工作最大的不滿是什么?

˙在這種不滿背后,你關注的是什么?

˙什么能滿足這種關注?

˙什么困擾著你?還有什么?談得具體一些。

˙在工作中,你不喜歡哪一類人及哪一類活動?

˙你有多少時間工作比較積極,多少時間比較消極?讓我們先看看積極方面。

˙在工作中,你最喜歡什么人或活動?

˙這些人或活動有什么讓你喜歡的地方?

˙他們具有什么特征?有關這些特征你還有什么發現?

˙在工作中或工作之外的什么活動讓你感覺很有意義?

˙如果你現在有機會給自己寫一份訃告,你將如何描述你的一生?(認真寫一份,并要考慮閱讀對象)

選擇

˙如果需要改變,你有什么選擇?(如學員回答“我可以換工作”,那么繼續提問但應記住改變形式和結構不能改變一切,需要改變的是意識。)

˙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損失是什么?

˙你如何確保在新工作中不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你要找一份什么樣的工作?如何找?有多么穩定。

˙因此換工作和走向獨立是兩個選擇。

˙現在讓我們看一看你如何將自己尋求的那些特征引入目前的工作。

˙還需要怎樣做?在哪兒?還有什么地方?

˙必須做出什么改變?怎樣改變?你會讓誰來改變其他部分?

˙如果你能夠改變所有這一切,你的需求要滿足到什么程度?

這當然不是一個很完備的問題集,但我希望在此類性質的課上你可以繼續這樣的提問。以上敘述并不是都以問題出現,是為了盡量避免以問號結尾所產生的審問效果。

意愿

最后我們將以一組意愿問題使學員采取實際行動,不管是在目前的工作中或是其他地方,但要注意避免教練偏見的影響。我們必須記住學員的自我信念極其重要,因而采取行動、做出自己的選擇也就極其重要。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