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在床頭安放了一臺小風扇,風扇是夾在床頭上的。由于風扇夾的不怎么穩固,所以現在睡覺時候很是擔心風扇會不會掉下來,而躺在床上伸懶腰的時候,也小心翼翼的避開風扇那片區域。有時,早上朦朧中翻身,突然能感覺到手臂蹭到了風扇,此時,便心里一咯噔,立馬睜眼查看風扇是否掉了。
每個人都有類似的經歷,常常在自己生活或者工作的地方,多放置一些東西的時候,就會潛意識的改變一些自己的舉動。也習慣于自己設計調整自己所處的環境,讓周圍的擺放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會把水杯放在哪里,會把筆放在哪里,這里可以放個手辦,那里置個盆栽等等。
在思想上的覺悟,能夠指導自身行動,改變做事的方法與態度,而行動又進一步改變其他事情,即對其施加自身的勞動。這個關系鏈的認識,每個人都很熟悉它的運行方式,就如同是自身的運行規則一般,所以才會追求思想上的深刻,就人類整體而言,在思想的上的進程遠遠的超過自身的發展。行動自身卻難以跟上這樣的節奏,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中的矮子,不是一句嘲諷的話,只是需要了解這才是常態。而對其他事情的改造,更是難以跟得上行動的腳步。
第一次接觸力這個概念的時候,都會被告知力是相互的。
也很難在在現實中,發現單純的一方面的影響。那么這樣的思想、行動、外物的關系鏈之下,產生的反饋,是否同時在源源不斷的行動改造的過程,也在反饋到思想中?
當這個問題提出來的時候,才會有恍然的瞬間。去旅行吧,去經歷吧,去健身吧,養個小動物吧,當心中想不通的時候,督促的總是去做點事情,說是只有能去做一些事情,才能幫助自己。
現在回到自身的個體上面,生活在咫尺見方的辦公室,幾分鐘走完的房子里。這些外物的放置,時時刻刻的影響著自己的行為,而行為也在時時刻刻影響著思想。
幾百平米的大宅和十幾平米的宅屋,長期生活下來的兩種人的思想與生活狀態是明顯不一致的。而每個人的狀態不一致,又在影響著自身對外物的放置。
當不同的思想層次產生的時候,希望突破自己的層次,但是卻又不知道該如何,這時候學會了模仿,希望和更好的人處在相同的環境中,之后,卻是一個任由時間來改變的過程了。
這或許就是一種室內風水的緣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