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最后一天
? ? ? 早上練字時,寫日期,10月31日,十月的最后一天了,時間過得好快!
? ? ? ? 今天周四,課表上排六節課,加上早讀、午寫,幾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唯一一節沒有課,一邊幫江欣苒和周子翔過明天下午的主持稿,一邊批改作業。放學后,看三點半課堂……
預測與續寫
? ? ? 在使用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過程中,作為教師,我既是教材的教授者,更是學習者。我自己當學生時,我使用的教材里,沒有教過我如何預測,我更不知道,預測是續寫的依托,續寫是有依據、有創意與作者“共同”創作故事的預測!幸運的是,我和孩子們在使用這套教材時,一起學習了。
? ? ? ? 在教這一單元之前,嘗試做過單元一體化的解讀。所以,在12課的重點放在了解預測及預測的方法。13課的重點放在鞏固預測并利用反復的情節進行預測續寫情節。14課的重點放在抓住內容細節線索進行預測續寫結局。因為有前面的鋪墊,所以,到教授習作《續寫故事》時,對孩子們來說,就沒有太大難度,更何況編者還特地安排了四格漫畫的形式,降低了續寫的難度,同時也增加了續寫的趣味。
? ? ? ? 孩子們續寫前,讀圖,讀文,依據圖文進行預測。先根據預測補充第四幅圖,再將圖組織成口頭語言和同桌交流,并告訴對方,自己的預測依據。之后,將口頭語言轉化成書面文字,完成續寫初稿。
? ? ? ? 部編版還特別注重學生修改習作習慣的培養。從第三單元學習了修改符號后,在家庭作業中便有涉及,希望一點一點培養孩子們這一習慣。
《小狗學叫》續寫
? ? ? ? 昨天的一項作業是續寫《小狗學叫》。昨天在課堂上,孩子們口頭交流時,我就驚嘆孩子們的想象力。
? ? ? ? 透過賈尼.羅大里的《小狗學叫》,發現羅大里真是天才作家!一個故事寫三個結局,看似“玩票”一樣,卻打破了讀者“自動化”的閱讀期待,也在邀請讀者“參與”結局的設計。我驚嘆的是,班級里的孩子續寫的結局,甚至比羅大里原作中的結局還要精妙有深意。孩子們雖然說不出來,但是他們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關于尋找自我、認識自我的故事。在付雅萱設計的結局中,小狗去尋找傳說中“雪狗”,準備跟“雪狗”學叫,等它登上山頂,對著積雪融化的水洼,把學過的叫聲,叫了一遍,當它叫“汪汪”時,仿佛有個身影閃過,它不知道,它自己就是“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