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那天和家里打電話時,聽到弟弟在電話的另一端炫耀說,他們去老家屋后的樹林里玩耍時,撿到了幾十個成熟的,色彩靚麗的板栗。又聽到母親在詢問我在大學和同學們怎么度過中秋節,她還說家里準備了哪些哪些菜,其中有一道就是板栗煲雞湯。是啊,以前上小學的時候,每每到了中秋節前后,就是板栗成熟的時間,而我們便會和小伙伴三五成群的去樹林里撿板栗。
?老家屋后的樹林是在一個小山坡上的,山坡上不僅有許多“腰圍”粗大的板栗樹,而且它們中間還穿插著分散的,一株一株獨立的竹子。村里人的房子大多數是建在山坡腳下的平地上,有幾戶人家的房子則是倚著山坡的,這其中有一戶人家的茅房用瓦片蓋的屋頂恰恰與半山坡相齊平。在板栗成熟的季節,這個屋頂對于這戶人家來說是麻煩的,而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這是有很大的幫助……
?中秋時期的晌午太陽還是那樣的火辣,也正是如此,才將成熟的板栗苞的綠衣曬得裂開,使其中的果實暴露出來,只要這個時稍稍有風吹過,黑褐色的板栗就會落下,這個過程就像在下“板栗雨”。如果在落下的過程中,與竹干相互敲擊,就會聽到“噼噼啪啪”的聲音。為了可以撿到更多的板栗,小孩一般都是用一個大碗把午飯端到樹林里去吃,當聽到板栗落下的聲音就會尋著聲音的方向沖過去,也不管被擱置在一旁的飯碗。
?有時候,落下的板栗正好是在山坡陡峭的地方,它們就會順路一直往下滾,直到找到落腳點,所以大人們在經過樹林時,會順便撿回幾個板栗。
?而只要有板栗落到那間茅房的屋頂上,有時候我們就會用長木棍將板栗弄到跟前來,甚至有的個子小,體重輕的小伙伴,直接爬到屋頂上去撿板栗,所以這戶人家的屋頂經常漏雨。
?兒時的回憶是在那片樹林里,當然除了在板栗樹下撿板栗,還會有其他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
像在成堆的竹子里去尋找一種動物--筍蟲,筍蟲是一種甲殼類的可以飛行的昆蟲,它有六條腿,翅膀的底面是黃色的,上面還有黑色長短不一的條紋。其實抓筍蟲是很容易的。只要在你看見它,就用面積大的樹葉或者帽子把正在飛的筍蟲拍打在地上,然后用手從它的背后,抓住它的兩側,回到家里用針線從它的尾巴部位穿進去,然后你就可以牽著線,讓筍蟲飛了。
我們這些在鄉下長大的孩子有時候是頑皮的,不論你是男孩或者是女孩,我們會和小伙伴一起去捅小蜜蜂窩,然后全部人四處散開,或者用竹子去敲柿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童年開始漸漸地遠去。可兒時的一些趣事,回憶起來依然是那么的清晰。無知也罷,可笑也罷,甚至是荒唐也好,驚險也好,可這些事畢竟都是在童年時候發生過的。回想起珍珠般美好、珍貴的童年,那一幕幕的鏡頭都會使我忍禁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