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uo簡讀經典||中華古詞曲精華

唐詩宋詞元曲,中華古代詞的全盛期在宋朝,萌芽于南北朝之南朝,興起于隋唐。詞是詩的一種別體,是配合樂曲而填的歌詞,每一首詞都有詞牌名,而詞牌就是詞的調子的名稱,所以相同的詞牌唱出來的調子是一樣的。


據考證,詞起于南北朝時的南朝梁,宋齊梁陳,梁朝開國皇帝蕭衍是著名漢相蕭何的二十五世孫,陳朝有著名的陳后主叔寶,印象中南北朝時并沒有什么著名的詞,到隋朝隋煬帝也是一位會玩的主,但同樣沒啥印象深刻的詞句。


到唐朝,印象最深刻的是白居易《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的另一首《長相思·汴水流》也很有名“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


唐玄宗李隆基《好時光》“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皇帝的詞畢竟沒有文人來得好,直白無韻味,同時期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不但詞美,意境和畫面感都很強。


晚唐溫庭筠是第一個對詞進行大力推廣的,他的《花間集》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詞選集,共收集了由十八個詞人寫的五百首詞。溫庭筠本人的《望江南·梳洗罷》“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作為花間詞派的另一位鼻祖,晚唐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五代十國有我最喜歡的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來到宋代,宋詞主要分豪放和婉約兩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蘇軾(蘇東坡)和辛棄疾,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而此四人也被稱為宋詞四大家,根據時間順序,北宋柳永、蘇軾,南宋李清照、辛棄疾。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生活在人才輩出的北宋最盛世宋真宗、宋仁宗年間,屢試不第,直到晚年宋仁宗親政開恩科。作為一位科場失意的公子哥,柳永很多產,是兩宋詞壇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雨霖鈴·寒蟬凄切》“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與柳永差不多同時期張先《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千秋歲·數聲鶗鴂》“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晏殊官至宋仁宗時宰相,但政治上名氣沒有范仲淹歐陽修大,范仲淹存世詞作只有五首,最喜歡他的《蘇幕遮·懷舊》“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歐陽修《生查子·元夕》“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晏殊有個兒子叫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北宋婉約派還有個代表人物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婉約派集大成者,被王國維稱為詞中老杜的周邦彥,印象中并沒有膾炙人口流傳度高的佳作,其徒弟吳文英的《唐多令·惜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不錯。


北宋豪放派代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蝶戀花·春景》“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幾首應該知名度非常高。


其余蘇軾代表作還有《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與蘇軾同時期王安石《南鄉子·自古帝王州》“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司馬光《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南宋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聲聲慢·尋尋覓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幾首流傳甚廣。


李清照其他代表作還有《點絳唇·閨思》“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臨江仙·梅》“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


南宋豪放派代表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作為豪放派的辛棄疾寫起婉約詞來也毫不遜色,《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青玉案·元夕》“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南宋還有一位介于豪放與婉約之間的愛國詩人陸游,《釵頭鳳·紅酥手》“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描寫與表妹的愛情悲劇成為千古絕唱;《卜算子·詠梅》“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是我最喜歡的幾首詞之一。


南宋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之一的姜夔,詞好曲美,可算是中國最早的詞曲音樂人了。《踏莎行·燕燕輕盈》“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揚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南宋是一個兵荒馬亂的朝代,岳飛的《滿江紅·怒發沖冠》“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成為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其他還有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金元之際元好問《摸魚兒·恨人間情是何物》“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曲中最著名的當屬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曲代表作還有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可久《賣花聲·懷古》“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徐再思《折桂令·春情》“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姚燧《越調·憑闌人》“兩個相思無計留,君上孤舟妾倚樓”


元明清戲曲唱詞中也不乏佳句,如元朝王實甫《西廂記》“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明朝湯顯祖《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清朝孔尚任《桃花扇》“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