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我們與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的關系

?海子

海子出生于安徽懷寧的一個小村子里,那里孕育了他對于土地的全部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土地、麥地、村莊、農民等也常作為基本意象出現。

里爾克說,人每每為了無謂的喧囂而忘卻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對草木鳥獸的體察中,體驗出一些生的意義,由此,便在人生的表面無限往下滑。

我想,對于海子來說,這句話當是不成立的,他明明有對生命的足夠了解,也對我們與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的關系有自己明確的答案。

在海子的詩歌中,人與世界一直是矛盾性的存在。


1.背棄世界

把自我跟世界拿來對比,當然是自我顯得尤為渺小。我們常常會說,這個人很自私,其實也是自我意識太過強烈的一種表現。然而,跟所有自私的同學相比,海子無疑是自我色彩尤為濃重的一位,畢竟他可是拋棄了全世界的人。

沒錯,在自我與世界面前,他首先選擇了自我,與此同時,也意味著他對于世界的拋棄,這種拋棄主要體現在對自我意志的封存上。

把眼睛閉成兩根繩索。

——《但愿長醉不愿醒》

為拒絕來自世界的喧喧嚷嚷,他甚至選擇把眼睛閉起來。如果說,這樣一種對現實采取不信任、甚至漠不關心的態度來自于80年代朦朧詩派帶來的影響,那么對于現實的摒棄與隔絕則是海子對于自我的延伸。

那個人睡得像南風 睡得像風中的銀子。

——《太陽·斷頭篇》

亞洲銅? 亞洲銅

祖父死在這里 父親死在這里

我也會死在這里

你是唯一一塊埋人的地方

——《亞洲銅》

我? 如蜂巢? 全身已下沉

——《太陽·土地》

首先是睡,其次是埋,進而是沉。動作一個比一個深,也一個比一個強烈。然而,卻離整個現實世界越來越遠,這便是海子對于現實世界所采取的態度。

睡,這一動作位于世界表面,它是一種短暫的窒息,也代表對于世界的短暫別離;埋,則更進一步了,它象征了死亡,是一種對于世界的永恒告別,再也不見;而沉,這一動作則發生在海洋,仿佛有一種源自地心的引力,將他無法自拔地引向更深處,而那時,他與世界的距離則遠之又遠了。


2.自我分裂

當自我的力量無法抵御整個世界時,海子選擇了將自我進行無限分裂。他就像一種能進行無性繁殖的植物一樣,把自我進行撕裂拉扯,從而分裂出無數個海子來。

陸游有首詩很形象地表現了這種對于自我的分裂: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梅花絕句》

梅花都開好了,一片片跟雪似的。但是有什么辦法能把我化成幾千幾億個陸游一起欣賞這梅花呢?最好,每棵梅花樹前都有個陸游。陸游對于梅花的愛可見一斑,尤其從這“身千億”中看得真真兒的。

與陸游不同,海子的這種自我分裂,彼此之間是有互動的,宛如擁有多重小號的海子ID。

她突然發現我...她瞇起眼睛 她看得我渾身美麗

——《北方門前》

我則站在你痛苦質問的中心 被你灼燒

——《答復》

這里的她、你、我其實都是海子被分裂的那個自我的化身,他們從海子自身抽離出來,以一種客觀而美學的方式,質問那個真實的本體,也就是身為作者的海子。這樣一種疏離的態度,正符合了布洛所說的“審美距離說”,即在審美中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使得客觀現象得以充分展示其本色而富有美感。

當然,由分裂導致原本個體的不完整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在海子的詩歌中,破碎、斷裂等動詞也時不時地出現,它們共同展示了一種支離破碎狀態下的現代神話。

在黎明 在蜂鳥時光 在眾神的沉默中? 我像草原斷裂

——《太陽·土地篇》

那時候我已被時間錯開 兩端流著血 鋸成了碎片

——《太陽·詩劇》

然而,你以為這些破碎的一磚一瓦也象征了死亡嗎?NO NO NO,他們同樣擁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換句話說,海子的每一個小號ID都以一種同樣強烈的生長力在原地爆炸。在《春天,十個海子》里,這種生命力尤為明顯:

春天,十個海子全部復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這個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3.酒神式狂歡

不知大家發現了沒有,背棄也好、分裂也好,其實根本就沒有提出解決辦法好嘛?那面對自我與世界的各種矛盾與沖突到底要怎樣呢?海子使出了殺手锏,那就是狂歡。

當個體自身的矛盾與周圍世界的矛盾無法調和時,要么被外界吞噬,要么自甘墮落,當然,還有第三種結果,那就是憑借弱小的自我去挑戰強悍無比的世界,挑戰現實世界里的一切權威與既定規則,這是一次來自末日的狂歡,更是一種迎難而上的勇敢挑戰。

這種挑戰具體表現為現實秩序的解構。

這些尸體忽然在大海波濤滾滾中坐起

在水中發亮的種子

合唱隊中一灰色的獅子

領著一對一的少女

坐在水中發出光芒的種子

——以上均選自《太陽·土地篇》

在這里,海子找到了他解決矛盾的出口,即在“土地”這個意象上自由馳騁他那無比令人驚嘆的想象力,一場酣暢淋漓的世紀狂歡由此開始。某種意義上來說,海子無疑是勇敢而罕見的,他奠定了新詩與眾不同的格局,更將前輩們的眼界拉寬到了神話領域。新一代詩神之名也由此定下基調。



?海子詩集

以上,是讀崔衛平《海子神話》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想法與感悟,希望對于大家理解海子能有一些幫助。當然,其中不乏個人偏見,但也不失為一種思路吧。海子,這顆從中華大地上冉冉升起的紅星,關于他的研究與討論似乎從未停止過,但又有多少是誤讀與偏見呢?

此為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