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樂于助人的人都被貼上“好人”的標簽,對于那些樂于助人的人,我們都會認為他是好人。然而,如今社會,這已經不再是好人的標準了,如果我們對于別人有求必應,隨叫隨到的話,那我們就不是別人眼中所謂的那個好人了,而成了別人可以隨時使喚,樂意效勞的工具。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之前我并不贊同這句話,總覺得善良的人一定會被人尊重愛戴,怎么可能會被人欺負呢?或許那時的我太過天真爛漫,沒有趟過社會這池渾水,不了解江湖的“潛規則”。當我真正踏入社會以后,我才明白了這句話的涵義。
我們單位有一位姑娘,剛剛大學畢業,初入公司一切對她來說既陌生又新鮮。為了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環境,為了盡快熟悉新的同事,為了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她表現的特別熱情勤快。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就無條件包攬了整個辦公室的衛生,每天早晨第一個到辦公室,緊接著就開始掃地,拖地,擦桌子,給植物澆水,給領導整理辦公桌。等她忙完以后,其他同事才陸陸續續的到來。
一開始,大家對于她的舉動還挺不好意思的,都勸她不要這么賣力,不是每天都有值日表嗎,按照值日表干就行了。她卻笑笑說又不是多累的活,誰干都一樣,反正她來的早也沒事,順手就幫忙干了。久而久之,就再也沒有人勸過她了,大家對她的義務勞動也就習以為常了。
然而,這位姑娘的辛苦勞動并沒有獲得大家的好評,也未能收獲一句贊美之詞,反而卻遭受了抱怨和責備。有一次,這姑娘因為身體不舒服請了幾天假,她不在的日子里,辦公室也沒人打掃。前一兩天還好,大家還沒感覺出不舒服來,等到第三天,辦公室就開始凌亂不堪了,地面臟兮兮的,桌子上也一層塵土,垃圾簍里垃圾堆的滿滿的。大家有些受不了這么臟亂差的辦公環境,開始抱怨那位年輕的姑娘怎么還不來呢。等她上班以后,大家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并不是關切一類的話,反而是催促她趕快把衛生搞一下。這姑娘聽到后,心里酸酸的,但還是默默地拿起拖把去干衛生。
我為這位姑娘感到憤憤不平,這世道是怎么了,難道義務為大家服務還要遭受別人的指責嗎?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可是當我們傾盡所能去幫助他人的時候,往往收獲的卻不是感謝。
我并不是說樂于助人在當今社會行不通了,也沒有勸大家不要去幫助別人,對于那些弱勢群體,我們仍然要盡其所能的提供幫助。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在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我們要擦亮眼睛,有所取舍,哪些該幫,哪些不該幫,哪些幫一次就好。
我們也要學會拒絕,拒絕那些毫無理由把你當成廉價勞動力的人,有些時候,你所認為的好人,在他們眼里卻未必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