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報1月26日訊 由著名歌唱家陳思思演唱的《雪戀》在第三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中別具一格。2015年7月31日,這首歌成功亮相鳥巢,表達對申冬奧成功的喜悅之情,弘揚拼搏向上的奧運精神。
`
11月29日晚,陳思思現身中央電視臺的《共筑中國夢》演唱會,憑借此曲令大家回味無窮。跨年夜,這首《雪戀》在央視再次唱響,人們對大千世界的感受,對人生的領悟,對夢想的執著,悄然涌現。
《雪戀》由王平久作詞,趙佳霖作曲,是一首為申冬奧而創作的作品,以溫婉優美的旋律打動人,表達人生感悟,體現人文關懷。回憶起這首歌的面世過程,陳思思感慨萬千,“大家都說,《雪戀》這首歌帶有‘博’的性質,2015年7月31日那一天,只有申冬奧成功了,歌曲才能在鳥巢和全國觀眾見面。”陳思思說,初見《雪戀》,她就有一種沖動,這源于她的奧運情結,“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我就是奧運志愿者,參加過閉幕式的表演,是殘奧會的愛心大使。另外我也很熱衷于體育運動。”當時的陳思思想也沒想,只說了一個“好”字,“這樣的一首歌非常有意義,我認為這不是‘博’,而是拼,我相信我們有能力和毅力能把冬奧會申辦權拿下來。”
《雪戀》的錄制也很順利,“我的眼/萬物眾生多少年/一支梅花是冬天……”在這樣的歌詞中,陳思思的眼前閃現出一幅幅畫面,“我和王平久老師交流過,覺得這樣一首歌曲,主打就是眼睛。用‘我’的眼睛、‘我’的視角去感受堅韌、恒久的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一支梅花是冬天,我們那些冰雪運動員,若要成功,真是梅花香自苦寒來。”出過美文集的陳思思總笑言自己是個文藝女青年,每次拿到新歌,總會通讀一遍歌詞,“我喜歡一些美好的文字。《雪戀》這首詞已經打動我了。”
“等待申冬奧結果的那天,我從來沒有那樣緊張過,高考的時候都沒有,緊張到手心直出汗。”至今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陳思思的眼中還閃爍著興奮的光芒,“鳥巢的外面,自發有幾萬群眾一起看大屏幕直播。街上全是人,大家都默默祈禱著。”當宣布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是北京的時候,全場沸騰了,陳思思說,那時她激動得都想哭。“無論認識還是不認識,大家都在互相擁抱,我也加入他們,太激動了。”陳思思為全場觀眾演唱了《雪戀》,這首歌唱得興奮激動,絕對是最難忘的一次。
為了配合在鳥巢的首唱,《雪戀》的MV也是提前拍攝好的,由拍攝申冬奧宣傳片的知名導演趙志強團隊完成。4月的長白山春寒料峭,零下15攝氏度的低溫加上大風,工作人員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都難抵嚴寒,陳思思卻只穿一件單薄的飄逸長裙在雪地里拍攝。為了完美出鏡,不能像其他人一樣貼暖寶寶。姜湯送過來,也早已經凍成了冰疙瘩。拍不了多長時間,陳思思就要穿上大衣暖和一陣子,那個冷凍到骨子里,讓人止不住地打顫。她愣是沒有一句抱怨,咬牙堅持到拍攝完成。
在回住地的路上,大家都沉醉于車窗外的美景,路的兩邊,到處是掛滿了冰凌的樹,一片冰雪世界,就像童話王國般美麗。導演不自覺地用對講機向大家發表感慨,“這個鏡頭真美,要不要看看?”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陳思思馬上回答導演,“您如果想拍,咱們就停下來。”“因為太冷,導演已經不好意思和我提要求了。我告訴他沒關系,我可以堅持。”就這樣,化妝、服裝、道具,一切重新來過,“就那樣一個鏡頭,在MV里最多用了3秒,但是真的很唯美。”
如今再說《雪戀》,陳思思又多了一分感悟,“我覺得它不僅是對申冬奧情結的詮釋,歌里還有淡淡的鄉愁。每次一下過雪,大家就會像小孩子一樣很興奮,出去打雪仗、堆雪人,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回到了故鄉。”陳思思是在冬日里出生的,在她的記憶里,家鄉的雪是和小伙伴們連在一起的,“冬天我最喜歡吃屋檐下的冰凌,我們會用竹竿去敲,這邊敲,那邊小朋友用布接著。冰凌特別好吃,帶著甜甜的味道。小時候一起打雪仗、吃冰凌的小伙伴總也忘不掉,是永久的記憶。”`
特別薦稿/中外藝術家總編金笛
曾獲首屆“路遙杯”青年文學獎、首屆中國青年文學大獎,國際漢語大賽一等獎,以及國內各類文學大獎賽獲獎五十余次。作品曾在《詩刊》《中國詩人》《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學報》《青春》《女友》等雜志報刊發表。詩歌作品被選入由巴金主編的上海50年文學作品選。有作品介紹到國外并入選《世界詩人詩選》。天涯國際論壇《中外藝術家》人民網《中外藝術家》中國網《中外藝術家》博客中國網《中外藝術家》鳳凰網《中外藝術家》頭條號《中外藝術家》搜狐網《中外藝術家》網易《中外藝術家》新浪網《中外藝術家》新浪網《中國人物報道》《中外藝術家》《中外作家專欄》《中國詩歌人物》博主。新華網《中外藝術家》海內網《中外藝術家》博客日報《中外藝術家》中外藝術家平臺:文學世界平臺總編。世界中文作家聯盟、中外藝術家聯盟、世界網絡詩人聯合會,《笛聲詩社》創始人。微信jidi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