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兒子上三年級,閨女半歲多。
兒子正是7歲8歲狗也嫌的年齡,又趕上超長假期,每天要陪著上網課、寫作業、打卡,還要監督用眼衛生、帶出去戶外活動、休息的時候陪玩。
這么高頻率地用人,讓當媽的無比煩躁,再加上他時不時地就出點兒小紕漏,我不吼幾聲都不行了。
閨女正是最好玩兒的時候。除了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其他的幾乎都能懂,一逗就笑得像朵花,趴在那里撅著小屁股扭啊扭,一個玩具不聲不響能啃半天。
除了餓了渴了要及時給滿足,別的幾乎都可以不需要(只要看著注意安全),那才叫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
這一對比,大的那個,需求又多又高,自己還一堆毛病,小的那個,什么要求都沒有,又乖又聽話。
唉,我不禁嘆息:同樣是一個爸媽生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不斷提醒自己:控制情緒啊,公平對待,都是親生的。
02
不知道是不是老大都天生沒有生存危機,別人都對他滿腹不滿了,他自己還沒有絲毫意識(果然是在愛中長大的孩子),還不開眼,要生點兒事兒出來。
我帶完了小的,抽空去看他,嗨,明明是學習的時間,人家正在玩兒棋!象棋圍棋跳棋國際象棋,擺了一桌子一床!
一問學習,答曰都做完了。再細問:xxx做了嗎?一會兒就做。xxx呢?我晚上做。xxx呢?呃……
你玩兒了多久了?沒多久啊!什么時候開始玩兒的?就是那個xxx做完以后。啊?這都一個小時了,你就一直在玩兒各種棋嗎?嗯。
我簡直要原地爆炸了!
你一直玩也就算了。不知道珍惜時間也就算了。不抓緊時間多學一點兒也就算了。
你居然學習任務都沒完成就敢玩兒,一玩兒還玩這么長時間,還弄的屋里到處亂糟糟,還振振有詞,理直氣壯,沒完沒了,滔滔不絕,氣壯山河。
瞧,把我都氣糊涂胡言亂語亂用詞匯了!
03
還能不爆發?
是可忍孰不可忍。爹能忍媽不能忍。
我立刻吼叫+咆哮+橫眉冷對+怒發沖冠+怒目圓睜+雙手叉腰+潑婦罵街……
他也不是吃素的,無所畏懼+毫不示弱+一一駁斥+狡辯三分+蠻不講理……
好你個小子,自己做錯事,還不悔改,我今天非得好好教(修)育(理)你不行!我聲音提高了八度。
他是遇強則強,嗓門兒也跟著變大,就像裝了擴音器。
那場面,嘖嘖,就差點兒沒天崩地裂,地動山搖。
我越說越氣,越氣越說。
他惱羞成怒,肆無忌憚。
我無意中一瞄旁邊,閨女小嘴扁扁,眼圈紅紅,哎呀不好,寶貝被我們嚇著了!
嘿,好嘛!我這教訓孩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說得口干舌燥,人家正主兒壓根兒沒咋滴,倒是把閨女嚇著了。再不收住,閨女非哭出來不可!
還是我先偃旗息鼓,敗下陣來。因為我有忌憚,兒子沒有。我惦記著閨女,兒子只想著自己痛快。
04
我一邊抱過閨女,又是親又是哄,說著“寶寶不怕,媽媽不是說你的!媽媽批評哥哥!”一邊憤憤不平,心里想:你這個臭小子等著,看我下回怎么收拾你!
旁邊老公忽然說:女孩兒和男孩兒真不一樣!膽子就是小。
我順嘴說:是啊!要不怎么說,女孩兒多的班級好管,男孩兒多的班級費勁呢!再淘氣的女孩,老師一生氣大聲說句話,就察顏觀色乖乖聽話了,那邊挨批評的男生,還跟沒事兒人似的呢!
我才發現,批評最怕的,可能就是我批評兒子這樣:明明批評的是兒子,反而嚇壞了閨女,該批評的人毫不在意,不該批評的人嚇得夠嗆。
以前我沒經驗,缺少批評的藝術,就出現過這樣的窘態,該批評的人,毫不收斂,不該批評的學生,噤若寒蟬。幸虧那時候的家長都支持老師嚴格管教,不然我不被告到校長室才怪!
所以,我后來學會了怎么批評。
05
我會對女孩子(和膽小的老實男生)說:老師不是批評你們的,你們不用害怕。——安撫大部分同學的情緒。
我會暗示該批評的某一個或幾個學生:老師批評的,是剛才xxxxxx的同學。——不能讓批評失去效果,得讓被批評的人知道是在批評他。
我還會說明:老師批評那幾個同學(一般不直接點名),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事(說清楚具體是什么事)。——讓學生知道批評的原因,并不是老師在亂發脾氣。
不是因為不喜歡他(們)。——這是對事不對人,也是公平公正。
老師喜歡咱們班里的每個同學,正是因為喜歡,才會指出你們犯的錯誤,批評你們,提醒你們改正錯誤,幫你們成長為越來越好的孩子。——這是告訴學生批評的意義。
光嘴上說還不夠。還要注意表情管理。
我會上一秒對著犯錯誤的熊孩子表情嚴肅,口氣嚴厲,下一秒對著其他同學和顏悅色,慈眉善目。再配合著說的那些話,才能讓學生對“被批評”這件事弄個(大致)明白。
這樣,才能盡可能避免產生這樣的誤會:膽小的孩子回家說,我們老師可兇了,今天又發脾氣了。調皮的孩子繼續淘,家長絲毫不知情。
06
連一個批評,都這么復雜啊,老師可真不容易!老公恍然大悟。
我說:當媽更不容易啊,我批評兒子,人家還頂嘴呢!學生可沒敢頂嘴的。
是是,你說得對。兒子太混帳了,我回頭收拾他,給你出口氣!
哎唉,你別,別發起脾氣控制不住,再把兒子打壞了!我趕緊說。
瞧這當媽的,剛才還信誓旦旦要收拾他,這會兒終于有人給我撐腰了,又怕被打壞(其實從沒當真打過他),真是左右為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