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這兩字,我的視線就很難挪開。也許是對現在生活的不滿,也許是年少的遺憾,總覺得一眼到頭的日子不是現在的我想要的,生活應該有另一個樣子。只是我沒去改變。 種一顆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曾經荒廢的時間像流水,不知道流進哪條小溝小渠。原生態家庭環境也不是我可以改變的。爸爸媽媽勤勞本份,踏實的種好莊稼,養兒活女就是他們的使命。最大的格局就是會讀的就繼續讀,不會讀的就不怪。想必我也是手拙腦笨的人,一直找不到學習的成就感,也從來不知道學習還有輔導這回事,也至于錯題累積,老師只收本子,如何完成的概不管。后來我這種作文曾經被貼作范文,英語也學得很快樂的人感覺越來越難。 ?是懵懂的心被隔壁組的男生吸引,還是零花錢是否夠撐到周末而糾結,還是我怎么光發育了不能抬頭挺胸的地方而海拔不見高升而煩心。總之我的靈魂已經脫離軌道,身體卻按部就班,沒有任何興趣愛好,除了教科書和爸媽的谷地,同學手中唯一的雜質被老師當成不良書籍統一沒收。枯燥,無趣,狹隘的中學生涯結束后我也就結束了我讀書生涯!
?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的收獲呢,難道是一雙兒女,亦或是步步高升的年紀,還是容顏遲暮卻不甘平庸的心,還是被世俗磨平棱角的性格。 ? ? ?
?看到過關于微習慣一詞。話說當你不知道干什么的時候你就選擇讀書;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時候更應該讀書。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之外,適當運動后都可以拿來讀書。先養成習慣,讀書十寫字。選擇自己喜歡的,每天讀上幾十頁,再寫些自己的心情。沒有想過讀了寫了會怎樣,至少可以改變思維方式,提高生活中處理問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為孩子做標榜,讓他們相信媽媽說的話: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有了行動,哪怕帶來的只是微不足道的改變,對我來說也是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