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櫻月竹鳴
? ? ? 漫漫人生路,誰也逃不過,醉與罰;不是罪人亦或是惡人……
? ? ? 拉斯科利尼科夫:小說主人公,具有典型雙重人格,既有天賦、正義感,同時性格陰郁、孤僻。是什么造就了其人格分裂,又是什么讓他去自首……
? ? ? 案例分析
? ? ? “廢物、蠢貨,這點事你也干不好嗎!”小芳已經不止一次聽到丈夫謾罵自己了,小芳不敢說話,怕一點點的語言抵抗就是狂風驟雨。
? ? ? 那一天,和往常一樣,小芳早早的做好了飯菜;不巧的是要賬的也來了,一番激烈的言語后,要賬的甩門而去……
? ? ? 爾后,丈夫大喊道“咸魚怎么這么咸,你怎么搞的”小芳小心翼翼地回答說,我焯水了、也洗了好多遍了,丈夫勃然大怒,掀翻了桌子,對著小芳又是一頓毒打,可憐身上的淤青未好,又填滿了新傷……
? ? ? 夜里,小芳在哽咽著,迎來的又是一頓謾罵,許是累了,丈夫早早的睡了。轉輾過午夜,小芳淚垂的心似乎下了決定,小心翼翼地拿開早被淚水打濕的枕頭,撥開被褥取出來一把修長的水果刀……
? ? ? 《罪與罰》中存在著兩種人,即“罪人”與惡人。“罪人”是拉斯科利尼科夫,惡人是斯維德里蓋洛夫和盧任。人格分裂的是“罪人”拉斯科利尼科夫,而惡人卻不存在人格上的疾病。事實上,拉斯科利尼科夫雖然貧苦,雖然做了觸犯道德、有損他人利益的事,但它是一個有理性、有自制力的人。為什么這樣的人反而要人格分裂呢?正因為拉斯科利尼科夫有理性、有自己的思想,在現實當中才會發生人格分裂。拉斯科利尼科夫作為法律系的大學生,被貧窮壓得喘不過氣來,被迫輟學,沒有工作,連最起碼的生活都成問題,還要依靠老母親的退休金維持生計。而放高利貸的老太婆伊萬諾芙娜,蒼老勢利,卻可以毫不費力地賺取錢財。對于拉斯科利尼科夫而言,“統治者們”、“拿破侖們”是不擇手段獲得成功的,于是他選擇了殺人。
? ? ? 拉斯科利尼科夫第一次去伊萬諾芙娜那里當東西的時候,并未有殺人的想法,但他聽了酒館里大學生的言論,又聽了馬爾梅拉多夫講述自己的悲慘經歷,想想自己的生活和家人,拉斯科利尼科夫終于采取了行動。
? ? ? 我們很清晰地看出拉斯科利尼科夫的心理軌跡,現實的殘酷與不合理,使他們不再相信社會;而他又不是什么高官顯爵,不能像貴族那樣有改造社會的可能,于是在萬般無奈下,只有選擇一種最為有力的行為證明自己的存在,那就是殺人。拉斯科利尼科夫自身的人格分裂是其人格特征的合理邏輯,其心理病變也符合實際的可能。于是在這樣的心理流變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人,一個真正的人。
? ? ? 平凡的人必須聽話,沒有犯法的權利,因為,您要知道,他們是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人卻有權犯各式各樣的罪,有權任意違法,為非作歹,而這只是因為,他們是不平凡的人。
? ? ? 啊,如果我孑然一身,誰都不愛我,我永遠也不愛任何人,那該多好?那就不會有這一切了!
? ? ? 世界上沒有比說真心話更困難的事了,但也沒有比阿諛奉承更容易的事。說真心話時,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假音調,立刻就會發生不和諧,麻煩就會隨之而來。如果是阿諛奉承,哪怕從頭至尾所有音調都是虛假的,但還是令人高興的。
? ? ? 世界上最難的是開誠相見,最容易的是阿諛奉承。開誠相見,只要有百分之一的虛假,那么馬上就會出現不和諧,麻煩就會隨之而來;阿諛奉承,哪怕從頭至尾都是虛假,但令人感到高興,聽起來很舒服,哪怕覺得肉麻。
? ? ? 大家都殺人,在世界上,現在殺人,過去也殺人,血像瀑布一樣地流,像香檳酒一樣地流,為了這,有人在神殿里被戴上桂冠,以后又被稱作人類的恩主。
? ? ? 人的天性是一面鏡子,一面明亮的鏡子!那就對鏡顧影自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