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秉綬:隸書濃妝,行書淡抹

伊秉綬(1754-1815),字組似,號墨卿,晚號默庵,清代書法家,福建汀州府寧化縣人,故又稱"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舉人,乾隆五十四年進士,師戴聯奎,歷任刑部主事,后擢員外郎。

伊秉綬善書,兼喜繪畫、篆刻,亦工詩文。其隸書具有鮮明的個性,筆畫平直,分布均勻,四邊充實,方嚴整飭,有強烈的裝飾美術之意趣,沒有晚期漢隸的"蠶頭燕尾"的習氣。他的隸書,善用濃墨,墨色柔潤,烏亮如漆,筆劃光潔精到,此五言聯,其筆力雄健,沉厚挺拔,融入了《郙閣頌》《張遷碑》《衡方碑》等漢隸名碑的優點,形成了嚴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韻致,夸張而合情理的伊氏隸書風格。

伊秉綬曾臨寫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柳公權等人的小楷,顏真卿的大楷及《蘭亭序》等,打下了行楷基礎。在嘉慶三年所書的行書作品"絕無人到處"已始見其獨特風貌。到嘉慶十年所書的行楷對聯"立腳怕隨流水轉,居心學到古人難"已形成他"古拙逸宕,姿態橫生"的書風。評者謂其行楷亦能"兼收博取,自抒新意"、"行筆以隸法為之"、"篆籀金石氣溢于字里行間"、"遒勁妍美,收縱自如,極具個性"、"多得魯公遺韻,骨力內含"。

秉綬幼承家學,除了精通書法外,還善于作畫、治印、寫詩。他閑時喜愛鉆研文字,研修宋理學,在傳統文化領域有著全面的修養和造詣。他是乾嘉時期重要的碑派書法家,更是中國書法史上影響深遠的隸書大師。與鄧石如同為“啟碑法之開山鼻祖”,后人并稱“南伊北鄧”。

作品欣賞: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