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真實的小城:心,與身是好朋友

某日,收了娃爹的短信,順應內心的念想回曰:我們歡迎你。真實的內心只想說一句話:我歡迎你&想你。想想,當下的狀態和關系似乎分外不合適,亦會嚇壞對方。委婉表達“我們歡迎你”說完,倒也釋然了,雖然仍有忐忑,卻,更多的是順應內心的愉悅,不管,結果如何。

拾掇了自己,仿若少女般約會,盡管,是即將辦理分開手續的夫婦。聽取內心的聲音,是寵自己的極致。

唱歌,喝酒,倒覺得很合適,不去談論瑣碎,不去探討誰對誰錯。與以往不同的是,放下內心的芥蒂,看到自己的問題,在心里暗示:一切,都是因為我的內心選擇和創造的,那么,要怎么都可以的。心情,是平靜的。這,是從前的自己不曾具有的特質。

安定的說:對不起。歡愉后感性的說:擁抱一次吧,最后一次呢,為分開道別。眼淚會肆無忌憚的流動。心,卻是平靜的。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其實,比當初的擰巴,好上太多。期間滋味,只有自己能夠懂的。哪怕身體的體驗,都較之往常是不同的。雖說,此時的關系是不太適合接觸,然而,聽從內心的聲音,對于此生至,唯一男人,迷戀至極。身體,不會撒謊。

許是不曾有過別的體驗,三十來歲卻只有此一個男人,全部的心與靈,統統聚焦在此一人身上。哪怕放過他人也放過自己,心和嘴都答應:和平分手吧。一旦身體接觸,卻是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尊重自己當下的意愿和感受。

卻是道行仍不夠,做不到全然的平靜。仍會有爭執,不喜歡這點的。卻也接受,接受當下會情緒波動的自己。畢竟,深愛了那么多年的人,怎能說放下就放下呢。身體串聯著心。男人及他人不得而知,于小我而言,卻是最真實的狀態。

心緒難寧時,會有擰巴,告訴自己:其實不合適的,讓自己不舒服了,也難為了對方,何必呢。心,一點點平靜。然而,自小用冷酷武裝自己軟弱的習慣一時無法破解,終是見不到笑臉的。不可變更的社交冷,大概也是如此形成的。

越讀書,愈加知道自己的狹隘和局促。是從何時開始探知自己的問題?從何時開始?認真的分析問題?大抵,也是從接觸心理學和哲學開始。年齡是個好東西,伴隨著年齡的增長,過往晦澀難懂的術語、感覺高到天上的哲學,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能夠觸摸,能夠擁抱。感謝年齡,也感謝認知和經歷。

然而,讀書不能一蹴而就,仔細尋思,似乎讀到第十天,仍發了一場無名的火。當下覺得是無法控制的火焰。事后細細分析,只是對于“沒人接住我的壞”惱怒,究其根本,是依賴管自己的人,連想念都無法恰如其分的表達。后續的日子,不是沒有“怒火”,安靜,體察、認真感知,并且接收:哦,我只是在想對方了。然而,要將這樣不恰當的情緒殃及對方嗎?真真是不合適的。喜歡是一個人的事,想念是一個人的事。與對方,真的不關,若是再將自己“得不到”的憤怒燃燒在對方身上,似乎,除了“愚昧”,沒有辦法解釋。好吧,必須承認,愚昧,一直在小我身上,不曾遠離。看清內在,溫柔的對自己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這么多年,辛苦了。辛苦了自己,也委屈了他人。

接收一切,比起擰巴,接收會讓自己舒服很多。

回想,似乎除了閱讀后第十天的“燃燒”,其后,生氣這件事在心靈出現的機會越來越少。身體極度不適,產生情緒上的煩躁,究其原因,仍是內心的問題。自私的小我,被觸碰到了焦躁和煩惱。


認知世界前,努力認知自己。挑刺之前,看清自己。不僅不完美,甚至諸多毛病,心里住著“小怪獸”,“小怪獸”的身上集合著自私、虛榮、自卑、膽怯、懦弱、臭脾氣等等不一而足的特點。認知自己。對的,這就是很多很多特點的自己。


心靈和身體,是好朋友。情緒,是我們性格特質的外化。而一切,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造就的。

“我創造了這個問題,我可以賦予它任何意義。現在,我選擇將它轉化,并從中獲取我的力量”。


給一份獨處的時間給自己,讓自己收獲一份安靜的力量。感謝《遇見》,感謝閱讀。感謝人生的經歷。


向為我的擰巴承受以及承受過苦難的人們,真誠的說:對不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有一個經典的橋段:湯姆因為逃學,被姨媽懲罰刷墻。湯姆覺得刷墻非常無聊,但裝出一副樂...
    成成的游戲機閱讀 1,022評論 0 1
  • 大學第四年,專升本的第一個暑假。 這個暑假還沒到來時,我就已經無數次想過如果我現在已經踏入社會不再是學生那該是什么...
    凝冰若水閱讀 235評論 0 1
  • 從此 我會將愛封鎖 讓它在夢里待續 青燈為伴 就這樣直到終老…
    qdaiai閱讀 140評論 0 0
  • 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很多標題黨都想歪了,但是,實話說來,此禪非彼禪,明心見本我爾! 今晚故人來,烹魚煮酒各抒心。大男...
    茗香酒影閱讀 757評論 0 2